注册

黑龙江:绿水青山“金名片” 冰天雪地“聚宝盆”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表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原标题:黑龙江:绿水青山“金名片” 冰天雪地“聚宝盆”

编者按: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表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这为该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让黑龙江的冰天雪地转化成现实的金山银山,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思考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黑龙江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探索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在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制度体制上进行绿色变革。该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先后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和《生态文明实验区(黑龙江)实施方案》,经过长期保护和积累,森林、江河、湿地、冰雪等自然资源丰富,形成了突出的整体生态优势。同时,出台林业发展规划,坚持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龙江上下正在实践中将两座“金山银山”变成生动的现实——绿水青山成为转型升级“金名片”,冰天雪地变成持续发展“聚宝盆”。

新雪普降,白山黑水间,一派苍茫,刺骨严寒不敌北国大好风光。红灯笼映白雪,农庄炊烟徐徐,昔日“冬闲”变“冬忙”。初雪后,来自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威虎山雪村的帅小伙郝运双就开始在景区忙活起了“马拉爬犁”,这一冬天下来定会收获颇丰,小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红火。

亚布力之冬。网友太阳神 摄

亚布力之冬。网友太阳神 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林区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可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这山要“吃”更要保护。边疆大省黑龙江各地市结合自身优势,实实在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转变为自觉行动,探索出一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特色发展道路。

不卖木头卖风景 林区吃起“生态饭”

绵绵青山,莽莽林海,黑龙江素有“绿色长城”和“绿色宝库”之称。森工林区,卖木头“林老大”的头衔,曾经被深深印刻在人们心里。2014年4月1日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林区人从昔日的砍树人变为种树人、护林人。实现“绿色”转身的同时,也悄然开始吃起了“生态饭”。

“林海雪原”,大美雪乡。吴岩峰 摄

“林海雪原”,大美雪乡。吴岩峰 摄

如今,提起雪乡,人们总是会自然地把它与旅游联系在一起,脑海中会浮现这样的画面:犬吠、鸡鸣,炊烟袅袅;辣椒串、黄苞米、红窗花;土炕、民居、铁锅炖……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铿锵的旋律响起,昔日伐木工的生活也变得忙碌起来。原是伐木工人的樊兆义现在经营着一家整洁温馨的家庭旅馆,仅是一个旅游季就能带来可观的收入。在他看来,保护雪乡生态环境同满足顾客需求同样重要。环境保护得好,游客冲着雪景来,村民的日子才更有盼头。

一边是游客享受着雪乡的静谧,而亚布力却是滑雪发烧友的天堂。

“要不是还有工作要忙,肯定要再多住上几天,去周边也转转。”陈先生是江西人,因为出差第一次来到黑龙江,正好赶上今年11月11日亚布力首滑,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庆幸朋友当初邀请他到亚布力滑雪时没有推托。“等孩子放假了,一定要一起再来一次。”陈先生说。

亚布力自2015、2016连续两年举办世界顶级单板滑雪赛事以来,滑雪场所接待的国内外滑雪爱好者逐年增多。凭借自身特色优势,亚布力走出龙江、走出国门,作为一流雪场为世界所熟知,与雪乡并称为黑龙江冬季旅游的“金名片”。成绩优秀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为适应发展需要,两年间,亚布力滑雪场三山联网,山地自行车公园、雪山水上大世界、熊猫馆等新项目为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无论是亚布力、还是雪乡,都是森工林区旅游业发展的缩影,也是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一隅。皑皑白雪像是磁石,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冰雪冷资源”转化为“旅游热经济”,生活在黑龙江的百姓切实感受到,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所带来的改善和实惠。

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15.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7.5%。而冬季旅游季的到来,无疑将为龙江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生态也是生产力 林间长出“摇钱树”

2014年“天保工程”全面实施,林木采伐及木制产品的生产经营受到显著制约,促成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的加速转型,林下经济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较快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养林护林,林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苍郁,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伊春金秋美景。网友心想事成 摄

伊春金秋美景。网友心想事成 摄

小兴安岭腹地,林海郁郁,松涛阵阵。伊春素有“红松故乡”“祖国林都”的美誉。该市围绕“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思路,变“采山”为“种山”、实施农林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战略,在广袤的大森林里唱响了一曲让林区人民增收致富之歌。

上甘岭区实施“生态旅游+”双赢体系发展战略,在溪水所建设了木耳园区、瓜菜浆果园区和林下养殖区,完善了养殖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并以此示范,辐射带动全区特色经济发展。

车间工人在在进行生物菌装包流水线作业。方圆 摄

车间工人在在进行生物菌装包流水线作业。方圆 摄

同样着力发展菌类种植的还有森工绥阳林业局。林业局积极引进推广适宜的新品种、新技术,解决黑木耳种植原材料短缺的问题,同时,严格规范生产流程和工艺,转变种植户生产销售观念。种得好,更要卖得俏。在旗舰店建设与“互联网+”市场营销双轮驱动下,逐步形成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立体营销网络,“绥林双桥黑木耳”名声愈发响亮。

种植畜牧不分家,各地谋发展的先天条件不同,因地制宜选择发展养殖的林业局也不在少数。

铁力林业局的森林猪在树林间奔跑,吃松子、饮山泉,排泄物还能为树木提供生长的养料。“森林猪发展潜力巨大,养一年猪的收入,相当于干一二十年伐木工作,这就叫背靠大树好乘凉。”李丽丰说。不仅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她的身份也早已从林业工人变成一家公司的负责人。

养兔子、养狐狸、养水貂,沾河林区人将特种养殖项目发展成高端加工企业。三年间,金谷种貂合作社实现了养殖到加工的产业布局,打造出水貂繁育、养殖、制衣、销售一体的产业链。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齐聚沾河林区,共谋水貂养殖产业发展,这让金谷种貂皮养殖合作社对未来发展有了更为坚定的信心。

黑龙江把青山绿水和冰天雪地作为龙江振兴发展的金字招牌,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行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林区转型发展。出台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林菌、林果、北药、山野菜、花卉苗木、林中养殖加工等产业,2016年推进重点林业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246.7亿元。

据《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显示,到2020年,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年生产总值将实现1500亿元。

利当下惠后人 生态红利催生行动自觉

山水养人,人养山水。二者相辅相成,在“养”生态的过程中,“生态红利”的价值逐年显现。老百姓的口袋鼓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又进一步催生行动自觉。

监测到的东北虎影像。

监测到的东北虎影像。

2016年初,停伐两周年后,一组东北虎清晰全身照出现在很多人的朋友圈中。这只威风凛凛的“山大王”来自黑龙江森工穆棱林业局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也是该地区第四次发现野生东北虎踪迹。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生态自觉让“山大王”重回黑土地,昔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北大荒印象”也逐渐回归人们的视线。

今年,黑龙江省加大破坏生态环境案件查处力度,及时公开信访事项办理及责任追究情况,累计问责13个党组织、20个单位和576人。参照中央环保督察模式,对鹤岗、伊春、绥化、牡丹江、齐齐哈尔5个地市开展了环保督察。

黑龙江省在加强督察工作的同时,加强燃煤质量管理,严控和减用低热值燃煤,截至10月末共淘汰燃煤小锅炉1756台,完成年度淘汰计划的116.9%。全省PM10和PM2.5均值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9.4%和17.7%。

山清水秀好风光,天朗气清百鸟鸣。自然保护区的国家级保护动物繁育工作也传来可喜的消息。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内陆湿地,内有芦苇沼泽、塔头、泡沼等北大荒原始的水域生态系统,以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及其自然生态水域系统为主。

目前,保护区内植被茂密且连贯,河水清澈见底,负氧离子明显增加,呈现出原始、封闭、宁静、人类无法随意进入的自然沼泽状态。据保护区科研人员介绍,5月初至6月中旬,北方的气温逐渐升高,正是候鸟的繁殖季,大批候鸟会在这个时期筑巢、交配、产卵。每年保护区内白琵鹭的繁育量就达200对左右,超过全球野生白琵鹭繁育总量的4%。从近年来的科研监测数据看,保护区内除白琵鹭繁育数量增加外,丹顶鹤、白枕鹤、鸿雁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繁育量也在增加。

抓好生态经济并非朝夕之事,一代代龙江人将接力棒传递给子孙,留下的不仅是“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更是“金山银山”。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其中一、三产业分别增长4.8%、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经济所带来的多方收益会像雪球般越滚越大,转动黑龙江经济良性循坏发展。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