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当契诃夫的樱桃变成日本的樱花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今年的乌镇戏剧节上,日本现代舞舞者矢内原美邦送上了一出不一样的《樱之园》。这个戏,情节和契诃夫的《樱桃园》有关,却不是原著的再现。编导把《樱桃园》的情境移植到了当代的日本:一个老房子即将面临拆迁,庭院中有一棵樱花树,拆迁公司的人想要把这棵老树移植到别处。房主是一个不成器的日本当代宅男,他对老房子和老树没有什么感情,为了不交纳高额遗产税,宁愿赶紧卖掉房子。然而,一个护绿会的姑娘誓死要保护老树,即使99个同伴都已经改变初衷,她也表示要坚决战斗到底。

原标题:当契诃夫的樱桃变成日本的樱花

◎彭涛

契诃夫一百多年前写就的《樱桃园》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上演次数最多的现代经典。当代剧场的诸多大导演,彼得·布鲁克(英国)、乔治·斯特莱尔(意大利)、彼得·施坦因(德国)、留比莫夫(俄罗斯)、艾弗洛斯(俄罗斯)都曾经排过这出戏。中国著名戏剧导演徐晓钟、林兆华也都曾经把这个剧本搬上舞台。可以说,《樱桃园》仿佛有着一种魔力,它吸引着这些大导演,去接近契诃夫,去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

今年的乌镇戏剧节上,日本现代舞舞者矢内原美邦送上了一出不一样的《樱之园》。这个戏,情节和契诃夫的《樱桃园》有关,却不是原著的再现。编导把《樱桃园》的情境移植到了当代的日本:一个老房子即将面临拆迁,庭院中有一棵樱花树,拆迁公司的人想要把这棵老树移植到别处。房主是一个不成器的日本当代宅男,他对老房子和老树没有什么感情,为了不交纳高额遗产税,宁愿赶紧卖掉房子。然而,一个护绿会的姑娘誓死要保护老树,即使99个同伴都已经改变初衷,她也表示要坚决战斗到底。

契诃夫在《樱桃园》中表现了新旧交替的痛苦,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困境:樱桃园不能避免被卖掉、被砍伐的命运,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那些旧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消逝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田园将芜,看不到真正的光明与希望,只能听到砍伐樱桃园“笃笃”的斧子声。契诃夫在这个剧本中,批判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疯狂的物质主义倾向,提醒我们记起重建人类心灵家园的重要性。

那么,这个戏是否表现了契诃夫原著的精神内涵呢?

首先,《樱之园》是一个非常“日本”的戏。护绿会的那个女孩子,表现了日本人那种宁可牺牲自我,也要维护信念的“执著”精神。契诃夫剧本中的贵族主人公,尽管眷恋着樱桃园,但是当樱桃园被拍卖后,却又表现出一种毫不在乎的态度。假如《樱之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我们将会如何面对?很难想象,我们当中,会有哪个人像护绿会的日本女人那样,为了信念,坚持到底,誓死抗争。

在《樱之园》的舞台上,充满了对抗。这对抗首先是肢体的对抗、语言的对抗。演员们以极其迅速的语言,极其激烈的身体跑动,营造了一个躁动的舞台世界。这个躁动的舞台,也许是今天后工业社会的一个缩影,是日本浮躁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乌镇“诗田广场”的室外剧场,伴随着秋夜的虫鸣,舞台上满是落叶,灯光下,舞台后方,恰有一株树,洒下娑婆的影子。戏演到将近尾声的时候,舞台上的节奏慢了下来,那个护绿会的女人终于不得不面对老树被移植的命运,她说起自己的故乡,说起那种丧失了故乡的哀痛,这时候,我们才感受到那种失落与哀愁……最后,天边响起日本自卫队战机飞过的轰鸣声,替代了《樱桃园》原作中那“笃笃”的砍伐树木的声音。我们可以感受到编导对于日本当下政治现状的忧思。日本的知识分子及大多数普通民众,对于安倍晋三政府试图修改宪法第九条的举动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和抗议,编导借契诃夫《樱桃园》的主题,抨击了日本当下社会趋利疯狂的物质主义倾向。

我们看过很多《樱桃园》的舞台呈现,但是,将其故事情境移植于当代,并进行情节的重构,这样的作品还不多见。作为现代舞的舞者,矢内原美邦很重视演员的肢体运动,在整个演出中,台上的几个演员一直不停地沿对角线方向来回跑动,这样激烈的演出风格,再加上角色声嘶力竭的台词冲撞,也许和契诃夫原著那种静水流深的风格全然不同。有的人觉得,《樱之园》这出戏并没有传达出契诃夫戏剧那种深刻隽永的精神内涵,甚至过于表面化了。对此,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矢内原美邦对于社会问题的强烈关注,她对于重建人类心灵世界的强烈向往,所有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或许正因日本人的这种为了理想与信念,执著斗争的精神,触动了中国观众的内心,前一阶段某新媒体“观剧评审团”给这出戏打出了“乌镇戏剧节”的最高评分。摄影/Nobutaka Sato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