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网络媒体走转改:豫西伏牛山处 寻找那满乡红色


来源:中国军网

红军娃,红军庙,红军巷,红军小学……伏牛山腹地中心,红军当年经过的河南省车村镇,留下了无数红色故事,为人传颂。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豫西伏牛山处,寻找那满乡红色

红军娃,红军庙,红军巷,红军小学……伏牛山腹地中心,红军当年经过的河南省车村镇,留下了无数红色故事,为人传颂。

一次次历尽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一次次突破生死绝境,涅槃重生,红军如何做到?记者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寻找答案。

红25军露宿的烧饼铺。

红25军露宿的烧饼铺。

青瓦、白墙、水泥路,车村镇的村民们欣喜于这两年村子的新变化。

在村子中央,有一栋老烧饼铺。它陈旧却不残破,斑驳的土墙和木门,散发着历史的沧桑。

1934年初冬夜半,红25军路过树仁村,露宿在此。尽管物资贫乏,饥寒交迫,红军却不愿惊扰百姓,第二天拂晓战士们便整装出发。

82年过去了,村子早已旧貌换新颜。可这座老烧饼铺,村民们说什么也不愿意拆。村民们嘴上未必说,心里却不曾忘。

红25军书写的“杀上前去”大字标语。卢氏县党史办公室负责人李永安供图

红25军书写的“杀上前去”大字标语。卢氏县党史办公室负责人李永安供图

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五里脚不干。

寻着红军当年留下的印记,记者来到森林蔽日、悬崖陡峭的大石河一线。在一块米黄色的石头,记者看到“杀上前去”四个红色大字。红军当年书写的地方,隐约只见一个白色的“殺”字。

究竟是怎样的凶险,让红军将士们如此悲怆?

1934年12月4日,遭遇重重包围,处境至危的红25军在纵横盘结的伏牛山区,前后左右无路可走。就在这“绞尽脑汁、寻找入陕之策的时候”(程子华、刘华清语),一支手枪团遇到了去赶集的22岁货郎小贩陈廷贤。

攀山崖,越小径,涉溪水,这位货郎兄弟带着部队取道水峪河谷,西出悬崖林立的“一线天”。红军在一处名叫“堆堆石”的悬壁写下了留传至今的“杀上前去”大字标语,以励士气。

如果不是赢得民心,红军又怎能在此时绝处逢生,顺利入陕?

手枪连指导员给村民李大娘的借条。卢氏县党史办公室负责人李永安供图

手枪连指导员给村民李大娘的借条。卢氏县党史办公室负责人李永安供图

10月14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河南站的记者们穿过热闹的集市,来到兰草红军小学。校园一隅,是红25军军部旧址。

军部陈设简陋,纸糊的窗户已十分破旧。踏入程子华的房间,挂着一件蓑衣和一顶斗笠,千疮百孔,破旧不堪。我霎时明白红军何以一次次克服险境,磐涅重生。

1934年,红25军再进卢氏,由于缺少粮食,手枪连的指导员便向村民李明山的母亲李大娘借“包谷五斗,食盐三斤”,立借条为证。

寒冬腊月,红25军的将士们着薄衣,披蓑衣,戴斗笠,去面对险象环生的生死长征,物资如此匮乏的他们却不舍得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扎根群众,红军战无不胜。根有多深,世界就有多大。

正是有严明的纪律,有对人民群众亲如一家的感情,有对人民群众秋毫无犯的高风亮节,红25军才把死亡之长征、绝望之长征变成希望之长征、胜利之长征。

漫步在热闹的红军小学校园中,朗朗的读书声萦绕耳畔,历史与现实在同一时空里交错。

“红军好,好红军,红军队伍爱人民;好红军,红军好,红军再来咱不跑;支援红军打胜仗,天下穷人的解放。”

昔日红军筹谋处,如今朗朗读书声。

红25军军部旧址。

红25军军部旧址。

红25军军部旧址。

红25军军部旧址。

[责任编辑:李璟慧 PN096]

责任编辑:李璟慧 PN096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