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驻村蹲点,“四下基层”的福建新实践


来源:福建日报

选派干部驻村蹲点是“四下基层”的持续深入实践,是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是促进年轻干部更好成长成才的主要途径,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省委书记尤权批示:“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既有利于加强基层工作,又有利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应当长期坚持下去。省委组织部要加强指导,有关地方党委要关心帮助他们,派出单位也要关照他们,让他们在驻村任职期间安心工作,为改善乡村面貌做出贡献。”

原标题:驻村蹲点,“四下基层”的福建新实践

去年年底,省人社厅派驻南平延平区博爱村干部黄思万在驻点村整治村容村貌,大力发展乡村游,为脱贫寻找突破口。

去年年底,省人社厅派驻南平延平区博爱村干部黄思万在驻点村整治村容村貌,大力发展乡村游,为脱贫寻找突破口。

今年6月,省公安厅派驻建宁县黄埠乡竹薮村干部梁剑山(右三)组织村里电商积极分子,在村部用朋友企业援助的投影仪进行物流包装培训。

今年6月,省公安厅派驻建宁县黄埠乡竹薮村干部梁剑山(右三)组织村里电商积极分子,在村部用朋友企业援助的投影仪进行物流包装培训。

7月11日下午,台风“尼伯特”期间,省卫计委派驻尤溪县埔宁村干部高洁与武警官兵们一道战斗在抗洪救灾一线,着力修复溃堤、清理河道。

7月11日下午,台风“尼伯特”期间,省卫计委派驻尤溪县埔宁村干部高洁与武警官兵们一道战斗在抗洪救灾一线,着力修复溃堤、清理河道。

选派干部驻村蹲点是“四下基层”的持续深入实践,是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是促进年轻干部更好成长成才的主要途径,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省委书记尤权批示:“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既有利于加强基层工作,又有利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应当长期坚持下去。省委组织部要加强指导,有关地方党委要关心帮助他们,派出单位也要关照他们,让他们在驻村任职期间安心工作,为改善乡村面貌做出贡献。”

2015年,我省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因势而进,创新推出干部驻村蹲点的工作新机制。省长于伟国亲自动员部署,要求科学选派,因村选人,提高驻村工作实效。全省党建经济“双薄弱村”做到全覆盖,老区村、少数民族村等做到应派尽派。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宁多次到村指导、关心,鼓励干部沉下身子,奋发有为。

近日,笔者奔赴三明、南平、宁德等地,倾听一线群众的真实声音,了解干部驻村蹲点的福建好故事。

聚焦脱贫攻坚——真正融入,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全省驻村蹲点干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全力以赴,选派单位群策群力,帮助驻点村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三明明溪县瀚仙镇岩里村是一个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59人。经过组织部门再三斟酌,供需相对接,有针对性选派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的黄永言当“带头人”。

推进扶贫开发,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村支部书记杨桃生说,选派干部黄永言来到村里,一下子扎在村里,马不停蹄走访,挨家挨户访谈,与村两委班子商谈发展思

路。“大家原以为驻村蹲点干部无非就是跑项目、跑资金,他不是,而是一心一意为村谋发展。”发展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村里有特色文章:古树苍苍,被人誉为“穿行于森林的村庄”,有生态优势,2011年,村民开始种植非洲菊、玫瑰等,有产业基础。但是,21户贫困户手中无项目,信心不足。脱贫攻坚,信心比金子更重要。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村里定下发展蓝图:以花卉产业为突破口,发展乡村游。黄永言跑上跑下,争取100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推进“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

式。将资金投入到兴旺鲜花专业合作社形成资产,量化给建卡贫困户和村集体,以项目带动贫困户、村财收入双丰收。

今年62岁的残疾低保户谢九泉,84岁老母亲体弱多病,女儿今年刚考上大学,每年学杂费近两万元,家里一贫如洗,他很着急,但又无可奈何。但是,黄永言比他更着急,夜幕下,黄永言成了他家不多的常客,寻找点子,激励信心。如今,他成了合作社的一名股东,土地流转收入和股东分红长期稳定。他心安了,打算再养点鸡,黄永言二话不说,鼓励并资助他2000元。“亏了他,家里有了信心,再苦再累也要拼一把。”

与精准扶贫齐头并进,岩里村掀起了一场“颜值”革命。黄永言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将岩里村列入省级美丽乡村整治村试点,他带领村民提升村里的“颜值”,构思廊桥,修建森林公园、农民公园,整治污水、垃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从前是脏乱差,现在是白净美,‘故里、梦里、岩里,我们在等你’,村子的名片广为人知,乡村游将与花卉产业无缝对接,助推精准扶贫。”杨桃生说。

全省驻村蹲点干部高位嫁接,不走马观花,不搞花架子,以“村里人”的姿态真正融入,精准施策。

省质监局特检院选派干部在宁德福安市扶贫先扶智,瞄准市场刚需,尝试让15名贫困青年免费参加电梯安装维修作业培训,就业无忧,月均工资四五千元,迅速实现脱贫;省公安厅派驻建宁县黄埠乡竹薮村干部梁剑山“蛮拼的”,他到田间地头听取民情民意,还带着村两委,远赴莆田学习电商产业,并牵线搭桥让两地党支部结成对子,电商路一帆风顺,村民“触网”后月收入增加一两千元;省纪委下派干部吴伟智到三明大田县桃源镇东坂畲族村后,不遗余力,打造富硒产业和特色乡村游产业,一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托起了畲村腾飞梦。

据悉,全省驻村蹲点干部共制定各类项目发展规划9292个,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5万多个,帮助2.5万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增进民生福祉

——夯实基层,惠及民生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全省驻村蹲点干部把党建作为驻村蹲点的重要任务,带头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固阵地,夯实基层基础。

去年,恰逢村级组织换届年,下派干部积极协助、参谋献策,把有责任、敢担当的优秀能人选进班子,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针对所驻村相对后进、薄弱的实际,规范完善“三会一课”、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规民约等制度和议事规则,开展党员教育、农技知识、安全教育等培训,提高村级组织运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基层党建工作纷繁芜杂,涉及阵地建设、组织建设方方面面,一些村主干吃不

透,理不清,难落实。针对薄弱环节,省标准化研究院派驻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洋坪村干部林孟超,发挥专业特长,制定了《穆云乡农村基层党建标准目录》,填补了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领域的空白。有规范,有范例,让人一目了然,村党支部书记兰成长说,目录可操作性强,尤其方便了新班子成员。

“村务、村财该晒要晒,不能藏着掖着,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面催一催,基层动一动。”按照目录,林孟超健全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六要”群众工作法、村务监督等制度,村级组织运行有章可循、有序开展,步入制度化轨道。而且,他把村里的致富能手钟伏应

培养成党员,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提高党建工作牵引力,许多派驻干部探索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让党建牵手互联网。省委组织部下派寿宁县下党乡3名驻村蹲点干部,通过创新开展党员登记、党员“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等,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建设;闽侯县超墘村蹲点干部开通微信公众号“宜居超墘”,为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搭建平台。

一年来,以队伍和制度为抓手,共组织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培训2.9万场次,帮助修订完善党建工作制度1.4万项、乡村治理制度1.4万项,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激发了村级组织的活力。

夯实基层基础,服务民生落地见效。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许多驻村蹲点干部带领班子,没有配套资金,自加压力,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等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省卫计委派驻尤溪县溪尾乡埔宁村干部高洁,村民亲切称她为“高大姐”。村里的幼儿园成了危房,20多名孩子无处上学;360多名老人急需一个集村民文化活动和老年人居家托养的幸福院;1000多米水泥路需要铺设。村民殷切期盼,她流泪了,但件件都不是省心的事,村财收入微薄,该怎么办,她失眠了。“她常说,既然来了,就要为百姓做点事,她到村里不到一

年,却干了村里至少十年不敢干的事。”村支部书记洪俊金说,她早上6点开始工作,看项目,跑部门,晚上入户家访,忙不完的事,时间不够用,午饭随身带,连节假日都待在村里。在她的张罗下,事情件件有落实,水泥路通了,新幼儿园已落成,5层综合大楼即将完工。

全省驻村蹲点干部不遗余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省水利厅派驻闽清县攸太村干部林功忠筹资35万元,修复了村民期盼已久的“民生水渠”;漳州华安县和春村蹲点干部推动闽南师大团委,资助村里20名中小学生三年的学杂费用,照亮寒门学子求学路;省高院下派福鼎市店下镇江美村蹲点干部胡伟荣一遍遍上门走访,长达半年,化解了长期困扰的补助款纠纷。

成绩有目共睹:一年来,全省驻村蹲点干部筹措资金30.8亿元,实施道路、水利、饮水等民生项目,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

以基层为课堂

——改进作风,增长才干

让干部在基层实践中茁壮成长,是干部驻村蹲点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年多来,选派干部践行群众路线,以基层为课堂,砥砺作风,祛“官气”、除“四风”,涵养了敢于担当、激情创业的精气神,增长才干,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

用双脚丈量民情,汇集民意民智。全省驻村蹲点干部人均驻村时间长达251天,累计走访农户117.5万多户(次),共撰写调研、总结文章6501篇。省政协下派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蹲点干部黄冬云,走访

了杉洋镇22个村中的18个村和古田县所有乡镇(街道),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省人社厅派驻南平延平区博爱村干部黄思万沉下心来,驻村3个月就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破局——南平市延平区博爱村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考》,采取“解剖麻雀”方式对驻点村开展调研,深入浅出。

以民为本,干群关系日益融洽。省卫计委派驻尤溪县溪尾乡埔宁村干部高洁自称“村姑”,经常一身迷彩服,她不住乡政府,“窝”在村部简陋的房间,一套旧办

公桌,一张简易床。她养鸡种菜,与村民聊家常、交朋友,学会了烧火煮饭,与村民打成一片。哪家有困难,她都义无反顾。群众留她吃饭,哪怕时间再晚,哪怕是家常便饭,她都婉言谢绝。76岁的孤寡老人纪长尧忘不了,今年2月,因阑尾炎久拖未治,严重化脓,痛如刀绞,老人贫病交加,躺在床上放弃了希望。高洁得知后,帮他找来了县乡医院医生,救了他一命。老人身体弱,高洁像他女儿一样,买了老人爱吃的肉,炖好送上门,照顾无微不至。“她比亲

人还亲,没有她,我这把老骨头不知去哪里了!”纪长尧老泪纵横。

选派干部在驻点村树立了好形象、留下了好口碑。许多驻点村群众联名申请,要求延长驻村时间。尤溪县溪尾乡埔宁村500多名村民再三挽留,建宁县黄埠乡竹薮村村委会主任给省长写信,闽清上莲乡莲埔村授予驻村干部“荣誉村民”。干群关系情深,可见一斑。

投身农村大熔炉,驻村蹲点干部在基层经受锻炼,增长才干。“80后”干部黄思

万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驻村接了地气,他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个人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目前,他所蹲点的省级贫困村引入了涂鸦新元素,开发乡村游,2家农家乐、民宿相继开业,今年上半年迎接近4000名游客,村民脱贫的信心倍增,他因此获得南平市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80后”年轻驻点干部张凯丰说,下基层锻炼,遇到难事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去年村里生姜行情不佳,姜农一筹莫展,他通过新媒体,助农售姜80余吨,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又因势而进,勇于创新。第二轮驻村蹲点干部出发在即,必将“四下基层”不断引向深入,把“四下基层”作为福建的传家宝传承好坚持好发扬好。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