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景区免票”不该只是营销手段


来源:齐鲁晚报

总之,“门票经济”不仅仅是一种景区经营管理的模式,它还代表着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以什么样的思路来分配旅游经济成果以及社会公共资源。景区门票打折或直接免票的行为值得鼓励,但这不应简单视作出于营销目的的权宜之计。降低乃至消除每一个国民欣赏祖国大好河山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的门槛,应该成为各方努力的方向。

原标题:“景区免票”不该只是营销手段

“十一”马上就要到了,相信很多人已经做好外出旅游的计划。出不出去、去哪里,这是很多人都要提前思考的问题,其中景区门票的高低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据报道,一些景区也开始在门票上做文章,推出门票折扣甚至免票活动,以换来更大的游客流量,带动地方经济。

景区门票,对于景区经营者来说是收益,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看得见的财政收入,对于游客而言,则是旅游的门槛。长期以来,门票过高问题饱受诟病,打折或免票的景区反倒成了旅游业的一股“清流”。普通群众自然是希望旅游的门槛越低越好,可这样的愿望难敌受益于“一锤子买卖”的利益群体。借着部分景区降低票价这个机会,希望有更多的景区管理者能从中获得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门票经济的利弊。

一般说来,人们在是否旅游、去哪旅游这个问题上,会先考虑自己有多大的消费能力,门票太贵、门槛太高的“陌生景区”,就很容易让人打退堂鼓。门票价格太高会直接影响游客流量,所以我们看到,开展门票折扣活动的多是新开发的或知名度相对不高的景区,但是那些早就名声在外的就没有多少动力了。当然,知名度的作用也会因价格门槛过高而“抵消”。凤凰古城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实行了三年的“一票制大门票”让古城一度成为“空城”。

饱受诟病的“门票经济”,更多地依赖以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而闻名的景区,经营管理主体深知高价门票挡不住游客一睹名胜的心情,便尽可能地享受门票带来的红利。尽管现有的诸多例子已经证明,包括旅游行业的专家也多有呼吁,摒弃“门票经济”更有助于激发地方经济活力,但问题是,在旅游消费总量一定的前提下,门票决定了收益分配。门票高了景区经营者的收益高了,转化为更高的地方财政收入,这是明面上的成绩。相反,门票收入少了,餐饮、住宿等消费多了,但受益者主要是小微商户,这些成绩并不能直接写进政绩。

所以,在门票经济背后,暗藏着旅游业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是让景区经营者、管理者分享更多,还是着眼于地方经济这本“大账”,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分享红利。不仅如此,门票价格越涨越高,还会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本应全民共享的一些景区,却成了个别利益群体的摇钱树。按理说,像名山大川这样的自然景区,以及历史遗迹这样的人文景区,是公有而非私有,每个国民都有欣赏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因经济条件受到限制。那些以“保护为由”为门票正名的观点,其实是不值得一驳的,难道因为不收门票,主管部门就没有保护的责任了吗?更何况,在经营者的收益和政府的税收之外,真正用到景区资源保护上的还剩多少?

总之,“门票经济”不仅仅是一种景区经营管理的模式,它还代表着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以什么样的思路来分配旅游经济成果以及社会公共资源。景区门票打折或直接免票的行为值得鼓励,但这不应简单视作出于营销目的的权宜之计。降低乃至消除每一个国民欣赏祖国大好河山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的门槛,应该成为各方努力的方向。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