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桥上的中国——我国桥梁建设发展调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编者按:桥梁作为“人间彩虹”,正越来越多地将人们的生活紧密连接。百万座桥梁,究竟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怎样改变百姓的日常生活?这张“新名片”对中国制造意味着什么?连月来,新华社记者深入十余省调研采访,将连续三天播发稿件,探究中国桥梁建设发展背后的秘密。

原标题:大桥上的中国——我国桥梁建设发展调查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编者按:桥梁作为“人间彩虹”,正越来越多地将人们的生活紧密连接。百万座桥梁,究竟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怎样改变百姓的日常生活?这张“新名片”对中国制造意味着什么?连月来,新华社记者深入十余省调研采访,将连续三天播发稿件,探究中国桥梁建设发展背后的秘密。

9月27日,全长55公里、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

二十多年前,中国能否修建跨径400米的桥梁还在广受质疑,如今跨径超千米的大桥已不新奇。世界最大(长)跨径悬索桥、斜拉桥、钢拱桥、跨海大桥的前十座,中国均占据半壁江山乃至更多。

桥梁的“中国跨度”是怎样炼成的?它们如何改变百姓的日常生活?桥梁建设快速发展为中国带来了什么?又折射出了一个怎样的中国?

“真的,天堑变了通途”

——全国桥梁总数超过100万座,大跨径桥梁居世界之首,“中国跨度”见证中国跨越

“在建的这座桥,上下两层10条机动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和2条人行道,是长江上第一座双层公路大桥,也是全世界通行能力最大的过江大桥。”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徐恭义说。

这座桥是武汉第10座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大桥主跨1700米,是中国跨径最大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

在杨泗港大桥下游5.5公里处,是武汉长江大桥。五十多年前,中国举全国之力建成了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

“现在长江上从上游宜宾到下游上海,已经是‘百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领衔建造了17座长江大桥的中交二航局副总经理杨志德说。

桥是空中的路。长江上100多座大桥的建造,是当代中国桥梁发展的缩影。

交通运输部统计,2015年末,全国公路桥梁77.9万座,比上年末增加2.2万座。目前,全国公路桥梁总数接近80万座。铁路桥梁目前已超过20万座。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桥梁,托起了中国速度。

顺应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山区铁路、海岛开发的建设需要,新世纪以来我国桥梁建设不断向大跨、重载、轻型、新材方向发展,高铁桥梁、大跨公路桥梁、跨海大桥,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

“通过上世纪80年代的‘学习和追赶’阶段,90年代的‘提高和创新’阶段,我国桥梁建设迎来了21世纪的‘超越’阶段。”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汉舟说。

统计显示,最近十年仅公路桥梁即以每年2.7万座的速度增长。2015年末,全国77.9万座公路桥梁中,特大桥达3894座,大桥7.9万座。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从一座桥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从全国各地的修桥历史,更可看出一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中国桥梁快速发展,正是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伴,与改革开放同行。

“理性看待‘第一’‘之最’”

——人们在享受“天堑变通途”的同时,期望桥梁建设安全有“度”

桥梁的主跨长度,是衡量桥梁技术水平和建设能力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后,桥梁的跨度越来越大、长度越来越长,技术标准不断提高。

“大跨径桥梁技术上世纪在美国、欧洲,之后在日本得到了发展,而进入本世纪后,中国在质与量两方面都引领了世界。”著名桥梁专家、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前主席伊藤学说。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和桥梁设计建设者过度追求大跨度桥梁,在一些地方桥梁建设中出现了认识误区,把各种“之最”“第一”作为建设目标,过度追求大跨度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项海帆认为,新世纪的15年间,我国掀起了一阵建造千米级大跨度桥梁的狂潮,一些超千米的大跨度桥梁并不经济合理。

“从近年来建成通车的桥梁看,桥梁的造价越来越高,这里面有人工、材料上涨的因素,也有桥型选择追求‘长、大、高、特’等因素。但我国桥梁的使用寿命,除少数重点关注的世界级特大型桥梁外,绝大多数桥梁质量没有与工程造价的增长成正比,有些桥梁建成没多久就出现大修、有些通车几年就重新进行桥面铺装。”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指出,必须警惕桥梁建设中容易发作的“贪大求最病”、“追新求异病”和“追富求贵病”。

“建桥不是为了破纪录,也不是为了建‘地标’,永远是为交通功能服务。”中铁大桥院董事长、中铁大桥局科技委主任秦顺全说。

“大桥连通中国”

——一座桥,打通天堑阻隔,不仅连接起大桥两岸,更连接起产业界、经济圈、历史与未来

2015年最后一天,贵州在西部各省中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最后一公里”正是贵瓮高速(贵阳-瓮安)控制性工程——清水河大桥。

“由于清水河峡谷的阻碍,从瓮安去贵阳要在山路上绕行4个小时,大桥通车后,只需1个小时,跨过峡谷仅需3分钟。”中交二公局清水河大桥项目经理王凤存说。

一座座桥的建成,使公路网、铁路网由相互孤立、割裂的“局域网”,连通成为统一的“全国漫游”,从而帮助人类跨越阻隔,抵达更为广阔的世界。

对一个产业而言,一座桥可以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助推器。

桥梁建设涉及数十个产业。中国交建副总工程师孟凡超说,大型桥梁建设可有效拉动建材、制造、装备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新材料、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物流、城镇化等产业发展。高速公路(包括桥梁、隧道)每1亿元投入,可创造直接就业机会1800个,带动社会总产值增加近3亿元。

对一个地区而言,一座桥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通途。

2008年,跨径1088米的苏通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连接起苏州与南通两地,彻底改变了南通受到的长江天堑阻隔,使南通与上海、苏南之间的时空距离大为缩短,有力地改变了南通的区位条件,同时促进了上海、苏南地区产业跨江向北梯度转移。

对一群人而言,一座桥可以彻底改善他们的生活。

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拉底吊桥桥头,“索道医生”邓前堆开着车出现在记者眼前。这位当年因滑着溜索过江给村民治病而闻名的医生对记者说:“再也不用溜索过江出诊,可以开着车送重病病人去县医院。中小学生也不用再滑着溜索去上学了。”

一座座桥连接起一条条路,跨越深山峡谷,连通大江南北,成为扶贫之桥、致富之桥、发展之桥和连接世界的纽带。

创新,擦亮“中国制造”

——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自主创新成为中国桥梁界不懈的追求

港珠澳大桥,这个被英国《卫报》纳入“现代世界七大奇迹”的超级工程,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和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这里也成了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创新的广阔天地。

“这些梁体、墩帽、墩身,都是在距大桥45公里外的预制厂分阶段预制建造的,梁是每跨一吊。换句话说,就是搭积木的施工方案,从而改善了施工环境,从高空改为地面,把野外改为车间,把零散施工改为整体吊装。”中铁大桥局港珠澳大桥项目经理谭国顺对记者说。

在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上,一对巨大的“中国结”耸立在伶仃洋上空。

“‘中国结’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钢结构制作的桥梁主塔上横梁,安装精度要求2毫米。”中交二公局港珠澳大桥项目经理文德安说,钢结构的精度是毫米级,而混凝土桥塔的精度是厘米级,工程师们让两者实现了完美对接。

“中国桥梁不断超越,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促进了新型材料和装备的研发,支持了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完善了技术标准和规范,大幅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说。

每一座大桥的设计建设,都是一次科技资源的深度整合;每一座大桥的建成通车,都擦亮着“中国制造”的光芒。中国桥梁正在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践行者、先行者。

如今,“中国造”桥梁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中国建桥人奋战在世界各地。“中国造”桥梁跨越天堑,连通世界,正在成为一张响亮的“中国名片”。

桥是路的延伸。《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显示,到2020年,我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形成“八纵八横”高铁网。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必将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同样,高速公路桥梁技术也必将向着新的高峰迈进。

1400多年前,中国诞生了像赵州桥那样领先世界的桥梁。如今,中国桥梁正在实现新的跨越,中国道路正越走越宽广。(执笔:刘诗平、齐中熙、樊曦;参与:苏晓洲、丁静、陶冶、李劲峰、齐健、胡旭、史卫燕、杨绍功、王攀、周强)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