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拙行渐远,让我们慢慢走,才能看得更远”


来源:新快报

9月7日一早,广州下起了大雨,我们来到位于中山四路一排商业骑楼背后的万木草堂。这里很不显眼,即便是天天在马路对面工作的商场保安,听到万木草堂这个名字也显得相当迷茫。然而,在19世纪末,这里是中国最著名的书院之一,是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变法人才的地方。可以说,这里是近代中国新思想的发源地之一。而我们即将见到的采访对象田延友,也是一个搭建思想传播平台的人,这个平台叫做——拙见,在2014年横空出世,继而一炮走红,成为广州现象级的思想平台。于是在雨声嘀嗒的万木草堂里进行一场对话,似乎再合适不过。

原标题:“拙行渐远,让我们慢慢走,才能看得更远”

日期:[2016-09-25] 版次:[B02+] 版名:[人物周刊] 字体:【大中小】

■图片来自拙见官方微博。

■图片来自拙见官方微博。

专访“拙见”总策划、出品人田延友:

■采写:新快报记者 董芳

摄影:新快报记者 祝贺

9月7日一早,广州下起了大雨,我们来到位于中山四路一排商业骑楼背后的万木草堂。这里很不显眼,即便是天天在马路对面工作的商场保安,听到万木草堂这个名字也显得相当迷茫。然而,在19世纪末,这里是中国最著名的书院之一,是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变法人才的地方。可以说,这里是近代中国新思想的发源地之一。而我们即将见到的采访对象田延友,也是一个搭建思想传播平台的人,这个平台叫做——拙见,在2014年横空出世,继而一炮走红,成为广州现象级的思想平台。于是在雨声嘀嗒的万木草堂里进行一场对话,似乎再合适不过。

怎么请到莫言当嘉宾?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14年8月19日。

早上9点后,涌向广州大剧院的人流越来越多。电视台记者晨光(化名)手里拿着朋友送的票随着人潮走进剧院,而在开场之前,他根本不知道“拙见2014年度盛典”是什么。“大剧院来过多次了,在这儿听过音乐会,看过莎翁剧,但演讲,怎么搞?”

是的,这一天从上午9:30到傍晚17:30,莫言、朱鼎健、许鞍华、毛继鸿、陈伟鸿、杨锦麟等6位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商业和影视界的有故事、有见解的人,在广州大剧院,与数千名观众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经验和思考。“其实,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是冲着嘉宾去的。”晨光说。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成为国内最炙手可热的作家。而香港女导演许鞍华一向有着不少“文青”拥趸,她的《黄金时代》在2014年10月上映,当时也正是宣传得最火的时候。他们二位能同台演讲,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这也让所有人对横空出世的“拙见”刮目相看。

“‘拙见’是哪个媒体做的?怎么能请到莫言?”晨光问同事,都说不知道。而当时给媒体的通稿上介绍的是:“拙见”是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广东拙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知名企业家田延友创办的跨界智慧分享平台……

田延友又是谁?哪里来的土豪老板?

直到场上出现一个没见过的男主持,说话慢条斯理又有点冷幽默,那就是田延友本人。

16年“斜杠青年”路

光头,喜欢戴帽子,圆框眼镜玳瑁边,总是穿着衬衫或中式棉麻褂子,说话慢条斯理……这是田延友给人的印象。

他看起来像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文化人,没事就会盘盘手串儿的那种。但其实,他在商海沉浮十多年,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并且早早完成了财务上的“小目标”。他的个人创业经历被北大MBA选入课程案例,被誉为“中国精准营销第一人”。

“9月,天高,人浮躁。”王菲在《浮躁》里这样唱着。但田延友一直在努力对抗浮躁。为什么创办拙见?他给出的理由是:首先解决自己的精神危机。

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斜杠青年”,“/”意为拥有多重职业和社会身份的人。田延友也有他的“斜杠”身份,他是某国际营销机构董事长/中国财经Money人物/多所高校MBA学院特聘客座教授。而在2014年8月之后,他又加“杠”了——“拙见”总策划/出品人/主持人。

“所谓‘跨界’,都是在原来领域里做的不大成功的。”田延友习惯这样“自黑”。但其实,他深深知道玩转“跨界”并非易事,天下要一点点打,“斜杠”要一条条划。每个身份,都得走得扎扎实实,否则很可能变成“三不沾青年”。

田延友在广州的“斜杠”人生,走了16年。

2000年,财会专业毕业的山东小城青年田延友南下广州。此前,他在一家大型企业做财会,却发现这样朝九晚五的工作“没有激情”。来到广州后,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仓库管理员,每个月只有400元工资。当然,这也是不田延友想要的生活。之后,他进了广州一家做市场推广的广告公司,学习了营销管理的整个流程。这回,田延友终于有了“归属感”。再之后,他喝了一顿酒,决定辞职创业,成立自己的广告公司。

白手起家的创业是艰辛的,尤其是在“甲方虐我千百遍,还要待他如初恋”的广告行业。“创新空间非常有限,大家削尖脑袋获得客户垂青,要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很多不是专业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慢慢我们变成了取悦客户的人,沟通成本很高。”田延友说,自己每天想的是如何解决客户的问题,但慢慢自己的问题就出来了,“活的完全没有自我,完全是跟着客户的节奏走,根本无法沉淀下来,非常浮躁”。

媒体人和赞助商的火花

如何对抗浮躁?

读书、看电影、与闪光的灵魂交流……“拙见”的形式其实早就在田延友心里扎了根。

都是演讲类的活动,很多人把“拙见”和国外风行多年的“TED大会”做对比,但其实,田延友根本没有看过“TED”。“原来就是想做个轻装上阵的演讲活动,在高校里搞,一年做个十场。但可能跟我性格有关,也可能是被‘压榨’得太久,觉得既然要做,就做个大的”。

2014年,田延友遇到了当时媒体人蒲荔子,“一见如故”!

在十多年前,蒲荔子曾以笔名“李傻傻”闯入文坛,和韩寒、郭敬明等人被誉为80后新锐作家。“荔子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特别纯粹的人。”田延友说,当时他在代理奥迪,蒲荔子在筹备南方文学周,希望奥迪能够进行赞助。原本是一个媒体人和一个赞助商的公务活动,结果碰撞出了“拙见”的火花。

“我说要是只赞助,那给公司里的人对接就好,我的兴趣是做一个自己想做的活动,自己出钱也行。”于是,田延友和蒲荔子喝了一顿酒后,两人一拍即合,各自的团队也紧密合作,共同促成了“拙见2014年度盛典”。在这次活动之前,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从未举行过演讲活动,何况还是从早晨“霸占”到日暮。于是,“拙见”一夜成名。

此后三年,田延友的“拙见”产品生态圈日益丰茂,有了“拙见公开课”、“拙见+”、“丘祖西行”“北极之旅”等等项目。而蒲荔子也从媒体辞创业,成为民宿APP“朋友家”的创始人、CEO。回首这三年走过的路,两人或许没想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会走到哪一步,但依然惺惺相惜。

今年4月,“拙见”的轻量版演讲会“拙见+”第一次试水,田延友就邀请了蒲荔子来“谈人生”。

超级值钱的“朋友圈”

从莫言到土家野夫,从许鞍华到马家辉,从孙冕到海军少将陈俨……三年来,“拙见”举办了三届年度盛典,邀请的嘉宾都是文化、艺术、科技、创业、影视、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被戏剧化地汇集到一个舞台上,谈自己,谈社会,谈灵魂。让田延友觉得很自豪,也很幸运的是,没有人拒绝过“拙见”的邀请。“从一开始,就没有嘉宾因为不喜欢这个场,或者觉得调性不符等主观原因拒绝过我们,很多都是客观原因来不了。”

三年的积累,让田延友和很多“大咖”成了好友,他有一个超级值钱的“朋友圈”。

2015年,田延友曾打电话邀请吴宇森,“他说他知道‘拙见’,我以为是客套话,他又说知道莫言来过,这让我有点意外。”但由于身体原因,吴宇森未能前来。但是“拙见”并不愁邀请不到嘉宾,每21天在正佳演艺剧场举行一次的“拙见+”,嘉宾已经排到了今年底。

因为大家都忙,所以更多是“君子之交”。而对嘉宾的演讲内容,田延友也很“淡泊”,几乎不做干涉。

“一切早已存在,只在你经过时显形。我们不会审他们的演讲内容,或者教一些演讲技巧。太多演讲节目是表演和作秀,我们需要的是真实,希望大家能学会欣赏朴拙之美。”田延友说,“如果人人都能口吐莲花,去伪存真得有多辛苦。”

田延友没有学过主持艺术,但他在“拙见”的主持风格却是独特的。私下里聊天的田延友,讲话和在台上也是一个调调。“我对嘉宾的提问都不是专业方面的,我的原则是‘基于无知’,如果观众对这个嘉宾不熟悉,他们会想了解什么。”

但也有观众对这种主持风格不认同,觉得他的调侃和直白对于嘉宾是不尊重。但这些“质疑”在田延友眼里,恰恰是基于尊重,才不会绕着弯去提问。“你问的直接,他回答才用力。如果大家都是虚无缥缈的过招,那就是套路了。”

还有观众抱怨,请的嘉宾怎么名气越来越小了。“灵魂总在低洼处。”这是田延友常说的一句话。他希望观众来到“拙见”不是为了更走近一个“熟人”,而是远离。应该是遇见一个陌生的朋友,拥抱一个未知的领域,“这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特质。”

今年8月28日的“拙见年度盛典”散场后,一个女孩兴奋地对男友说,“陈俨少将的演讲颠覆了我对军人的一贯印象!”这种评价,就是田延友最想听到的。

对 话

广州不是“一夜情”的城市

她有自己的节奏

新快报:您是一个商人,靠“拙见”有没有赚到钱?

田延友:到目前我们还在投入阶段,几千万是有的。而且大部分是我自己的钱,很少商业赞助。我觉得这是个厚积薄发的项目,肯定不会按照烧钱的做法去做。其实现在很多商家主动找来想合作,但我们觉得太多商业元素掺杂进来,会稀释文化的纯粹。我更追求的模式是,让大家共享“拙见”的成果,在这个平台受益。

新快报:有同事表示不理解吗?

田延友:张维迎先生说,我在做所有人都反对的事情。但创业不就是这样吗?我曾经试图让所有人理解我,但非常难,目前团队更多人还按照运营公司的方式在做,而没有看到长远的未来。这是一个比较孤独的过程,幸好有杨锦麟老师在。

新快报:现在很多项目都在打情怀牌,却少有运营能力。你认为是不是懂得营销推广的商人来做文化产业,会更好?

田延友: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用过营销手段。相比宣传炒作,我更看中观众的口碑。其实按照我的经验,让一个人、一件事爆红,这个特别容易,但持续关注度能有多久,能保证人家不骂你?我觉得“拙行渐远”,慢慢走,会看得更远。

新快报:那么您认为广州的文化产业做得好吗?其实很多年轻人会觉得周末没地方去。

田延友:有人说广州是“文化沙漠”,这个是极端错误的。广州是文化绿洲,但这个绿洲可能没有大树。广州的文化环境其实特别好,大家对文化很渴求,尤其是你到了一定年龄和阅历后,可能不会再去唱K、泡吧,你会思考活着的意义,陪伴的意义。我一直在思考,但还没思考明白,哈哈。

新快报:9月11日“拙见+”的主题是“广州精神”,为什么定这个主题?

田延友:我们觉得现在探讨“广州精神”是当务之急。这两年深圳风生水起,杭州又因为举办G20峰会热火朝天,广州人也应该思考我们的影响力和魅力在哪里。经济指标不是唯一衡量幸福与否的标准,幸福是多维的。包括我们要坚守什么,这个很重要,不能被牵着走。

新快报:您心目中的广州精神是什么?

田延友(思考几秒):这个蛮复杂的。广州很多维,你可以有无数想象空间,可以用平民的身份来介入社会,赢得成功。广州这座城市充满生活气息,很耐看,不是“一夜情”似的,你一来就激情四射或者一下子就很讨厌。包括政府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平衡能力,既不过激也不落后,既民主又不失控,这是与许多北方城市相比难得的地方。广州特别有自己的节奏,不受外界影响,不瞎操心,社会分工最清晰的城市可能就是广州。

新快报:据我观察,“拙见”的粉丝中大部分是80、90后的年轻人,您觉得广州的年轻人是怎样一个群体?

田延友:他们给我的印象是,迷茫多一些,感性多一些,不会考虑太长远的东西。广州可能不会吸引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毕竟年轻人有不成熟的地方,他们的需求是多维的,但这样一座务实、有自己节奏感的城市,年轻人成长之后很可能会再回来。广州人的品质和素养还是非常好的。

新快报:接下来“拙见”还会做哪些突破?

田延友:想做的事情还很多,比如想做一个音频节目,每天在公众号发布,把我的感悟和故事跟大家分享交流。还想在万木草堂做一个深度的访谈视频节目,和嘉宾一聊聊好几个小时那种。

新快报:需要大家自带干粮吗?

田延友(抬头看看天):可以空投。

新快报:听说“拙见”还在筹备南极马拉松?

田延友:很多人觉得是天方夜谭,但在南极跑马绝对安全。我们计划是跑42公里,线路由中国南极长城站以及马拉松专业人士设计。南极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冷,我曾在南极穿着短袖待了一个上午,体感在零下20摄氏度,但那里没有细菌和病毒,不会轻易感冒。虽然我本人不跑马,也没时间锻炼身体,但我很敬佩身边跑马拉松的人,马拉松里的体育精神也很值得。

新快报:现在有人报名吗?

田延友:目前已经有二三十人报名了,而且很多不是专业选手,很多都是我不认识的人。如此受欢迎,其实在我的预料之内,因为马拉松运动现在风生水起,民众接受程度很高,而且能在南极跑,这个资源太稀缺了。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