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打个包”,把严复思想带走


来源:福建日报

严复翰墨馆、严复书院、“严校长的故事”文创店……在这里,人们可以感悟从福州走出去的中国近代思想先驱——严复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也可通过购买文创商品或者DIY,将这位启蒙先驱的思想“打包带走”。

原标题:“打个包”,把严复思想带走

福州的三坊七巷,每天熙熙攘攘。不过,走进南后街7号院落,纷扰嘈杂的世界似乎一下子安静了。因为,这里是一个“思想的世界”。

严复翰墨馆、严复书院、“严校长的故事”文创店……在这里,人们可以感悟从福州走出去的中国近代思想先驱——严复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也可通过购买文创商品或者DIY,将这位启蒙先驱的思想“打包带走”。

成就这一切的,是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一位土生土长的福州人。

“我就是想传承和弘扬这位福州杰出乡贤的思想,并且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通过文创开发、教育推广,让严复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走进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心中。”郑志宇说。

严复翰墨馆:书法之外,精神栖居

叩开南后街7号的门,沿着通幽曲径,便到了严复翰墨馆。这里藏有近300件严复书法真迹。

十多年来,为搜集、购买严复书法墨宝,以及设计、装修、布置展馆等,郑志宇已花费数千万元,并曾忍痛卖掉多处物业,去拍卖会上、去民间藏家手上高价“抢回”严复墨宝。

2012年,郑志宇到台湾,登门拜访严复嫡孙女、台湾知名人士辜振甫先生的夫人严倬云女士。老人家看到祖父散落各地的书法真迹被一一寻回,不禁问郑志宇:“你姓什么?”在得知郑志宇与严家并无关系后,她潸然泪下,推掉原本定下的邀约,与郑志宇用乡音聊了两个小时。此后,严倬云女士偕妹妹严停云欣然出任严复翰墨馆名誉馆长。

不仅是展示严复书法,一定程度上,严复翰墨馆更是严复精神的栖居地。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福建省严复研究会副会长卢美松认为,从严复的书法中可领略他的思想观点、品德修养与人生经历的某些侧面。

继翰墨馆之后,郑志宇又创建严复生平馆,陈列作为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的严复的相关珍贵藏品,包括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书籍首印本。此外还有不少纪念、研究严复的作品,包括出版于1994年的《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

买个文创,打包走“严校长的故事”

严复翰墨馆于2013年10月开馆,前期针对一些学者、政府官员等有限开放。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郑志宇发现,半开放式的传播广度与深度有限,面临着受众过窄的难题。

为长远发展,他们开始寻求改变,并把目光聚焦于青年群体。受故宫文创走红的启发,郑志宇也选择文创开发的路径,今年初,“严校长的故事”文创商店应运而生。

为何叫“严校长”?“一是因为严复还有个身份——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二是因为这样的表述更亲切,年轻人更容易接受。”郑志宇解释道。

如今,这家以严复为主题的文创商店已成为南后街引人注目的一抹亮色。商店门口立着严复的卡通形象,着深蓝色长衫、留小须、带圆框眼镜,透着和蔼。开业不久,这里便成了游客的“打卡胜地”,店外与“严校长”合照的人络绎不绝。

严复“笃信”钢印笔记本、“教书先生”创意便利贴、“国闻报”鼠标垫,严复书法真迹抱枕……“严校长的故事”文创商品的设计在保留生活用品的形态、功能的基础上,巧妙结合严复的生平历史,既生活化、接地气,又会讲故事,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运营三个月,“严校长的故事”有了稳定的收益。

文创产品的生命力就在于故事,正因如此,在南后街林林总总的文化类商店里,“严校长的故事”别具一格。同时,经由文创这个介质,也给人们开启触摸严复思想、体悟福州文化的一扇门,助力在新生代群体中传承和弘扬严复精神。

由此扩展开来,郑志宇已将目光对准“严复的最强朋友圈”——林觉民、林徽因、沈葆桢等众多三坊七巷名人。“我们正在筹备设立三坊七巷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墙,并开发相关的文创商品,期待今后游客到了这里,能‘打包带走福州美’,让福州的文化传播得更远。”

教育推广,让“严校长的学生”多起来

在开发文创产品之外,郑志宇创设了严复书院,并联手福州市教育、文化等部门,做好严复思想的推介,注重发挥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志在培养越来越多“严校长的福州学生”。

目前,严复翰墨馆已是福州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年免费接待青少年学生数万名。今年4月,他们与福州市教育局合作,把福州市中小学戏剧戏曲社会实践基地设在严复翰墨馆。6月以来,以“我心中的福州历史名人”为主题的福州市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等多场活动也在馆内举办。

此外,郑志宇已与福州一中达成合作,将在严复翰墨馆设立“第二课堂”,提供美学、文学、创新三大体系的课程,包含摄影、书法、绘画、文创产品定制等多个项目。“盖教育者,将教之育之使成人,不但使成器也。”100多年前,严复第一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沿袭这一思想,郑志宇说,“第二课堂”将有别于在校学习的“第一课堂”,更加重视人格的培养,强调动手实践,让学生们在团队合作中实现自我成长。

“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我有责任将福州先贤的思想传递给年轻人。尽管困难重重,但我没放弃。‘严校长的福州学生’多起来后,走出福州,走向全国走向全球,‘严校长的福建学生、中国学生’也会多起来。”郑志宇说。

点评>>>

纪念先贤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传承弘扬他们的思想、精神。一方面,有必要在学术、思想等领域深入研究,阐发他们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必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拓展更接地气的传承路径,以更易于让人特别是年轻人接受。如此传承先贤的思想,更有生命力,更具持续性。

由是观之,我们为郑志宇遭遇诸多艰难但依然坚守的行为点赞。薪尽火传,我们期待着更多郑志宇般的努力。本报记者段金柱 赵锦飞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