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重庆科学家历时7年研发特殊黏合剂 可让沙漠变土壤
2016年09月02日 21:01
来源:华龙网
【摘要】 想象一下,沙漠如果可以变为绿洲,我们的生态环境是不是会更美好?如何有效治理沙漠化一直是全球性难题,重庆科学家历时7年,研究出了治理沙漠化的新技术和方法!近日,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易志坚科研团队的成果在中国科学院权威刊物《中国科学》和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英文)发表,用理论和实践成果告诉世人,如何让沙漠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原标题:神奇!重庆科学家历时7年研发特殊黏合剂 可让沙漠变土壤
【摘要】 想象一下,沙漠如果可以变为绿洲,我们的生态环境是不是会更美好?如何有效治理沙漠化一直是全球性难题,重庆科学家历时7年,研究出了治理沙漠化的新技术和方法!近日,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易志坚科研团队的成果在中国科学院权威刊物《中国科学》和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英文)发表,用理论和实践成果告诉世人,如何让沙漠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沙改土”过程。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9月2日20时45分讯(首席记者 黄军)想象一下,沙漠如果可以变为绿洲,我们的生态环境是不是会更美好?如何有效治理沙漠化一直是全球性难题,重庆科学家历时7年,研究出了治理沙漠化的新技术和方法!近日,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易志坚科研团队的成果在中国科学院权威刊物《中国科学》和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英文)发表,用理论和实践成果告诉世人,如何让沙漠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试验基地。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内蒙古一片沙漠变土壤 长出70多种植物
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里,一片25亩的绿地格外惹人注目。玉米、小麦、瓜果、蔬菜、向日葵、牧草等70多种植物在迎着阳光生长,老鼠在地里打洞,青蛙到了晚上就呱呱叫……今(2)日下午,重庆交通大学,该校易志坚教授和其团队成员用幻灯片、视频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现场演示了如何让沙子即刻变为土壤。
“这25亩地原来就是沙漠,我们让其实现了土壤化,不仅种下的50多种植物长势良好,还有20多种植物可能因风和动物带入种子,自发地长出来了,狐狸、蛙类、鸟类、老鼠和许多昆虫也来了。” 易志坚说。
种植的西瓜很快成熟。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耗时7年研发出成果 神奇黏合剂让沙漠变绿地
沙漠变土壤?这个真的可以吗?在易志坚科研团队的努力下,这变成了现实。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易志坚告诉记者,这运用的是一种力学原理。团队研究发现,土壤颗粒间存在一种“万向结合约束”,这种约束使得土壤可以让植物根系在其内部生长,并且保水、保肥和透气。沙粒间不具备这种约束,如果让沙粒间有了这种“万向结合约束”,沙漠的土壤化就有了可能。
怎么样去创造这种可能呢?团队从植物中提取出了一种黏合剂。只要把这种粘合剂放到沙里,再添加适量的水,沙子就可以变成拥有生态—力学属性、具有“万向结合约束”的土壤。
为了做到这一点,易志坚和团队耗时7年进行研发和试验,其中,光是黏合剂的研发就尝试了无数次。“前几年我们在阳台、屋顶都进行过小范围的试验。”易志坚说,有效果后,他们在交大校园附近开始了更大规模的试验,找了一块地,先在地面上铺30厘米厚的碎石,再在碎石上铺上30厘米左右的建筑沙,然后覆盖10-20厘米通过加入黏合剂形成的土壤化沙子,之后在上面种植了玉米、红薯、萝卜、油菜,没想到成效显著,长势喜人。
基地内种植的玉米。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4年前开始做试验的时候,有一些老师知道这个事情, 但是他们都不相信,说沙怎么可能变成土。”易志坚说,如今他们的试验田不仅变成了沃土良田,最初的散沙也变成了接近自然土壤的样子,里面甚至还有蚯蚓和各种昆虫“驻扎”。
在交大校园附近做了4年试验,易志坚觉得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决定进行实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试验。今年4月,他们在内蒙古的一片沙漠开展大规模试验,种植3个多月来,这片试验地不仅变成了“绿洲”,而且与周边农田相比作物长势更好。
观赏性很强的向日葵。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沙漠都能变土壤? 中国工程院院士:治沙思路重大创新
用力学原理把沙变成土壤,让沙漠土壤化,让人难以置信。易志坚是怎么开始做这个研究的呢?
易志坚说,自己的学术生涯始于断裂力学研究,成果曾经应用在公路、桥梁建设,但在研究力学的时候他发现了“物质的颗粒约束决定物质的状态”这一原理。他心想:该原理是否可以同样运用到沙漠治理中呢?没想到还真的可行。
易志坚教授介绍科研情况。 首席记者 黄军 摄
有了沙漠土壤化原理和方法,是不是就可以把所有的沙漠变成绿地?易志坚说,沙漠土壤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需要充分的科学论证和满足必要的条件,如满足灌溉要求的水源等。
他还表示,该项技术的重点在于遏制沙漠化的趋势,改善沙漠化的土壤,如果效果好,可以在经济条件、水资源状况、生态平衡等多方面考虑的基础上进行推广,“要是沙漠全没了,说不定也会影响生态平衡。”
对于易志坚的这一项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在实地考察后表示,此项技术是治沙思路的重大创新,有望成为沙漠变绿洲的根本手段。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