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第一个内画鼻烟壶来自岭南艺人


来源:新快报

虽然鼻烟及其容器是舶来物,但由于得到宫廷的重视,工艺匠师对其进行了改造,融入了中国的工艺元素,其中,内画鼻烟壶就是这样的产物。中国第一个内画鼻烟壶在岭南画家甘烜文于1816年绘制完成后,内画鼻烟壶便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不但出现了后来的“清四家”,更延伸出“四大流派”。有研究者认为,内画鼻烟壶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朵奇葩。

原标题:中国第一个内画鼻烟壶来自岭南艺人

日期:[2016-07-24]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大中小】

■清 马少宣 “欢天喜地”内画作品

■清 马少宣 “欢天喜地”内画作品

■清 周乐元 水晶内画山水人物纹鼻烟壶

■清 周乐元 水晶内画山水人物纹鼻烟壶

■清末 丁二仲 内画料内施金地鼻烟壶

■清末 丁二仲 内画料内施金地鼻烟壶

■清 甘烜文 文望山诗意内画壶

■清 甘烜文 文望山诗意内画壶

其后不但出现了“清四家”,更延伸出“四大流派”

虽然鼻烟及其容器是舶来物,但由于得到宫廷的重视,工艺匠师对其进行了改造,融入了中国的工艺元素,其中,内画鼻烟壶就是这样的产物。中国第一个内画鼻烟壶在岭南画家甘烜文于1816年绘制完成后,内画鼻烟壶便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不但出现了后来的“清四家”,更延伸出“四大流派”。有研究者认为,内画鼻烟壶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朵奇葩。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梁婉莹

雍正六年开始生产“广玻璃鼻烟壶”

清代人赵之谦曾提到:“鼻烟来自大西洋意大利亚国。明朝万历九年,利玛窦泛海入广东,旋自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利玛窦将鼻烟及其容器鼻烟盒、瓶一同带了进来,吸闻鼻烟渐渐得到了皇帝的喜爱和推崇,迅速在全国流行。

据现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清朝雍正六年,清宫造办处已开始生产有“广玻璃鼻烟壶”。清朝康熙时开始在宫廷养心殿内务府自己生产制造鼻烟壶(官造),广州玻璃制造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朝廷在广州选拔一部分优秀的玻璃匠师送往清宫造办处,专门为皇宫制造玻璃器皿。工艺匠师们借鉴了国外鼻烟盒、瓶和国内旧药瓶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创新,将中国的雕刻、书画、烧瓷、镶嵌等各种艺术和工艺融入其中。

赵之谦认为,鼻烟虽由西方人传入中国,但鼻烟壶造型却是模仿中国古代中药瓶式样制作,始称为“瓶”,后才改称为“壶”。

鼻烟壶种类繁多,有玻璃类鼻烟壶、瓷类鼻烟壶、玉石类鼻烟壶、竹木牙角类鼻烟壶、内画鼻烟壶等。

据史料显示,清朝的历代皇帝都痴迷于鼻烟壶,甚至亲自督造、设计鼻烟壶,工艺匠师们将中国几千年来历代文化艺术的精粹浓缩在了小小的鼻烟壶上,这是其他艺术品所不具有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州生产的玻璃鼻烟壶被广泛使用,也为玻璃鼻烟壶的制造和后期的“粤派”内画鼻烟壶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嘉庆、道光时创造出内画鼻烟壶

乾隆以后,鼻烟壶制作逐渐走向衰退,大量仿制前朝的鼻烟壶,工艺、材质等都不如前朝。在清嘉庆、道光时期又创造、制作出内画鼻烟壶,大受人们追捧,艺术生命力极强。如同其它工艺美术品的成熟过程一样,内画鼻烟壶也是在内画匠师们克服重重困难,经历长时间的探索之后,才渐渐成熟起来的。

发展初期,内画鼻烟壶艺术总体的艺术风格比较单一,无论是内画内容,还是创作队伍均相对较少,水平亦不算高。甘烜文被誉为内画鼻烟壶的创始人,他的作品题材主要以山水和人物画为主,时有画动物主题。

香港的鼻烟壶研究者梁知行在《中国内画鼻烟壶新貌》一书中的考证结果是:中国第一个内画鼻烟壶是由我国南方(岭南)年轻画家甘烜文在1816年(清代嘉庆年间)绘制完成的,由于玻璃表面光滑,不易于着色,甘烜文发明了用小钢珠和石英砂混合以水灌入鼻烟壶内,均匀摇晃,在鼻烟壶的内壁打磨出类似于细沙的磨砂效果,使颜料和墨汁更易于附着在内壁上。

与甘烜文同一时期的还有增田之和蒋之霖两人,其二人内画艺术风格与甘烜文极其相似,多模仿甘烜文的书画风格,但是这两位画者的内画作品并不多。

内画鼻烟壶“清四家”创造兴盛时期

清代光绪年间,内画鼻烟壶艺术日臻完善,成为高雅的艺术品,甚至被清宫大内奉为至上之物,从而与其它各种类的鼻烟壶争奇斗艳,给走向衰退的鼻烟壶制作注入了新的生机。

自周乐元在1882年绘制内画鼻烟壶开始,此后十五年内相继出现了有叶仲三、马少宣、丁二仲等众多内画艺术家,此四人更被称为“清四家”,这是内画鼻烟壶最为兴盛的时期。

目前,从流传的作品来看,内画鼻烟壶的形制非常丰富,装饰纹样既有体现传统文化的缠枝花卉、梅兰竹菊、书法篆刻、人物故事,也有迎合西方人口味的圣母子、女性肖像,不过在众多研究学者看来,最能体现中国鼻烟壶文化底蕴的还是结合了传统文人画和玻璃鼻烟壶内画技法的作品。

20世纪50年代前,随着屈指可数的一些名艺人相继去世及其他原因,北京内画壶几乎到了人亡艺绝的地步,被迫改行的叶仲三之子叶晓峰等人重新出山,带徒传艺,使这一工艺明珠重见天日。在这一批新晋艺人的孜孜努力中,鼻烟壶艺术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在时代荟萃和艺人的坚持中,现代内画鼻烟壶日渐成熟,后发展形成了内画鼻烟壶京派、冀派、鲁派、粤派“四大流派”。

什么是鼻烟壶

鼻烟壶是用来盛放鼻烟的容器,其造型设计小巧玲珑,为掌中之物。而内画鼻烟壶,又称“里画烟壶”,是我国众多鼻烟壶中的一个品种,它将工艺技术与传统书画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内壁作画,在方寸之间,能画出万里山河和各种人物、花鸟、草虫、书法等。从字面上解释现存的鼻烟壶更多的是瓶形,而人们称呼它为“壶”很有可能是加入了“壶天仙境”的思想。

内画鼻烟壶的起源

内画的出现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清朝乾隆末年,一位地方上的小官吏进京办事,事情被一拖再拖,没有办成,这时他的钱粮耗尽,只好寄居在京城的一所寺庙里。小官吏嗜好鼻烟成癖,当玻璃鼻烟壶中的鼻烟用尽时,他便用烟签掏挖壶壁上粘着的鼻烟灰,在内壁上形成许多划痕。这个鼻烟壶让一个有心的和尚看见了,和尚通过实验,用竹签烤弯削出尖头,蘸墨在透明的鼻烟壶的内壁上画上图案,这种奇特的内画就诞生了。

除了这个传说外,关于内画鼻烟壶的起源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清朝道光年间,北京有个能写会画的人叫胡金录,喜好闻鼻烟。家境破落后他买不起鼻烟,就用筷子挠鼻烟壶内壁上的烟垢过瘾。有一次偶然发现,在烟壶壁上划出的条纹挺好看,他于是把筷子削尖,在烟壶内壁画上花卉,内画鼻烟壶的雏形便产生了。

另一种说法是,16世纪欧洲兴起了玻璃画,这种绘画形式是在玻璃的背面反向绘画,据1950年美国出版的《中国18世纪出口艺术品》一书记载,当时欧洲的背画技法已影响到了清代宫廷及广东沿海一代,中国的鼻烟壶制作匠师们也许正是得益于背画技术,才创造出了内画鼻烟壶艺术。

鉴赏五步

一件优秀的内画鼻烟壶,往往具有寄寓情志的依托,关于内画鼻烟壶的鉴赏,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判断:

一、内画壶材质档次的高低,原材料必须透明洁净。

二、壶坯制作工艺的精良程度与造型。

三、内画工艺是否出自名家,何种流派,画工是否精湛。

四、内画鼻烟壶的题跋和印迹。

五、内画鼻烟壶的附件的材质与工艺。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