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聚焦中国动画


来源:光明日报

祝帅:《宝莲灯》是中国动画从艺术到产业的一个转折点,它已经不属于传统的“中国动画学派”的范畴了。传统动画不上院线,都是在电视上放,也没有版权。但《宝莲灯》要考虑票房,请了众多明星大制作,就必然得考虑回报问题。这部片子某种程度上兼顾了商业和艺术。电影工业主推的是大众文化,高雅艺术和大众文化的标准常常是不可通约的。

原标题:聚焦中国动画

【光明艺点】

特约主持人:

杨简茹(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嘉 宾:

周 博(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

祝 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杨简茹:暑期来临,《海底总动员2》《大鱼海棠》《摇滚藏獒》《超能太阳鸭》等动画片陆续上映,究竟哪部动画电影片最受欢迎,国产动画的发展再次引发人们关注。

周博:动画是电影工业的一部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设计或角色设定问题。1941年,动画制作人万籁鸣兄弟执导的《铁扇公主》就已经很好了,据说漫画家手冢治虫还来学习。后来的《大闹天宫》也是一个经典。这段时间是中国动画比较好的阶段,出现了一些有力度的好作品。电影工业是立体的、综合的、成体系的。成体系意味着要从文学脚本、价值观、教育、娱乐、角色、情节等来综合考虑,后面还有市场、衍生品,这需要一个非常完整的人才储备体系作为支撑。去年上映的《大圣归来》反响不错,但不是在一个很完整的系统里出来的。制作者用了八年时间做出来,又赶上中国票房非常好的一段时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是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大圣归来》的成功其实借助了中国人对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的认可,包括对之前《大闹天宫》的认可。现在美术院校、电影学院的学生把动画作为艺术来理解,但是同学们是否具备讲故事的能力呢?如今做儿童文学和编剧的人也很少,没有好脚本,怎么出好作品呢?文学素养很重要,可有多少动画人在文学上动脑子呢?只强调视觉,不会讲故事,就很麻烦。一个动画片,没有叙事,没有文学是不行的。所以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应是全方位的。

祝帅:今天讨论动画,有一些基础理论的问题有待解决。简单说,就是今天我们对动画的评价标准变了。今天评价一部动画好不好,不是看艺术成就多高,观众叫不叫好,而是看票房叫不叫座。这和电影所经历的一样,以前拍电影是国家出钱,不用考虑市场,导演和剧组安心创作即可。但今天市场化了,你的艺术成就再高,但如果很小众,票房不高也不行,因此需要放弃一些艺术性的元素来迎合市场。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一部电视剧,主题歌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电视剧的主题歌大家都记不住,这是因为放主题歌的时间都被广告占用了,那么今后谁还会花精力去创作一首主题歌?所以评价标准出现了转向,转向了市场和票房,艺术标准也就相对弱化了。

杨简茹:评价标准的转向引发出一些新问题,日本刚出道的漫画家画一页漫画的稿费可以达到几万日元,而国内只有两百元左右。这很现实,既然稿费低,那画家考虑到投入成本和回报,对艺术的追求只能放在次要地位。所以一些有才华的作者和市场还不能达到良好的对接。

祝帅:《宝莲灯》是中国动画从艺术到产业的一个转折点,它已经不属于传统的“中国动画学派”的范畴了。传统动画不上院线,都是在电视上放,也没有版权。但《宝莲灯》要考虑票房,请了众多明星大制作,就必然得考虑回报问题。这部片子某种程度上兼顾了商业和艺术。电影工业主推的是大众文化,高雅艺术和大众文化的标准常常是不可通约的。

日本的漫画是给大人看的。徐景达说过,大家都觉得动画片是给小孩看的,那能不能做一些给大人看的?于是就有了《三个和尚》的出现,后来又有两个比较成功的《新装的门铃》和《超级肥皂》。徐景达在1983年写过一篇文章,谈参加萨勒格布第五届世界美术电影节回来的感受,他说中国动画有危机,现在动画创作是国家拨款,但以后肯定要走向产业化,但我们对此毫无准备。徐景达说民族风格外国人怎么看?好的美术电影应该是世界的,所以《三个和尚》没有一句对白,中国人也能看,外国人也能看。

周博:不要小看电影工业或大众文化,电影工业是动画成体系的、精工制作的基础,而且有其主流价值观作为支撑。比如好莱坞片子价值观非常明确,弱者战胜强者,美国人拯救世界一类的,这个价值观存在时间很长了,但屡试不爽。我们学流水线容易,问题是怎么能在这个流水线中把文化和价值观一以贯之,这是工业自己生产不了的。我们为什么会对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动画片印象深刻?因为价值观统一。比如塑造小英雄。改革开放之后,动画片里出现了《皮皮鲁和鲁西西》《邋遢大王》,是比较人性化的,没有把人物形象脸谱化、绝对化。今天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给孩子传递怎样的价值观?动画片是成年人做给儿童看的,包含着成年人对未来的一种期盼。“民族化”是五十年代除了中国画以外所有的艺术领域都在谈的问题,“民族化”本身没有问题。但对于动画片来说,“民族化”不是唯一的。比如《山水情》,小孩根本看不懂。对于动画片来说,强调“民族化”太一厢情愿了,这个探索没有考虑儿童活泼的天性和接受的年龄阶段性,完全是从成年人想要的视觉效果出发的。

杨简茹:水墨动画是国内动画人的一个尝试,最早是从《小蝌蚪找妈妈》开始。但我们现在的动画定位在于到底是给小孩看,还是全年龄层?《山水情》这样纯艺术动画儿童还欣赏不了,进入院线的动画要考虑的因素更多。目前的国产动画片从题材到价值观都需要好好把握。

祝帅:我们现在还缺乏全民看动画的环境。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周作人谈儿童文学时说过,以前觉得儿童文学就是快乐,但其实儿童文学给人的不应该是快乐,而是快感。也就是说国际上真正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不是逗你哈哈一乐的,虽然是儿童文学,也要当作很高级的艺术来经营。一个办法是现在可以开始培养。现在的票房不是“00后”“10后”贡献的,而是“80后”“90后”带着自己的孩子贡献的。这代人老了以后,会不会形成全民看动画的局面呢?我觉得理论上是有这个可能的。现在的演艺明星大都是大学本科培养出来的,国家对表演投入很大的教育精力,相对而言动画还是很边缘,动画教育的规模与影视表演教育不可相提并论。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拍电视剧的精力挪一部分来做动画,比如让动画公司不去和电视剧公司攀比,而是通过降低税率等的切实的办法来鼓励、扶持?

周博:从成长的角度考虑,给儿童看的内容还是应该干净一些。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很多东西其实不适合给小孩看。现在电影也没有分级,哪些是适合三五岁看的,哪些是适合十几岁看的。我们要培养心灵健康的、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儿童。我们看的动画片有很多暴力场景,像《黑猫警长》里有许多拿着枪、刀破案的暴力场面,还有《哪吒闹海》抽筋、自杀等场景,现在看也太暴力。为了下一代的心理健康,动画片必须得考虑这些问题,甚至也得分级。所以还是价值观的问题。国产动画到底生产什么?拜金主义的东西放进动画片就不合适,现在很多有害儿童身心的价值观进入了动画片。既然电视台通过电视剧、综艺节目赚了钱,他们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中国的民间传说很多,但是现在的改写能力还不够。而且,现在的动画片很缺乏对真实的儿童生活的观察,以及对儿童视角的体会和把握。成年人做动画片,放不下自己俯视的身段和教育的口吻,这样就出不来真正属于童年的作品。《大闹天宫》、《葫芦娃》、《黑猫警长》都是成年人的视角。儿童视角是能伴随成长的,俯视的视角只是宣传说教。用儿童眼光看世界,成年人在陪伴他们的同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儿童文学、动画片还是太少。

杨简茹:我们今天谈到了动画人才的培养、正确的儿童价值观的确立、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对接等问题,这些都是中国动画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