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人民要论)


来源:人民网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世界的大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能引起相关国家的强烈兴趣,关键在于它为世界各国开辟了合作新路,努力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还将助力沿线国家实现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原标题:“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人民要论)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世界的大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能引起相关国家的强烈兴趣,关键在于它为世界各国开辟了合作新路,努力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还将助力沿线国家实现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从而形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这一重要思想理念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契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成为中国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一面鲜明旗帜,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基本思想理念。俄罗斯《导报》曾刊文指出,“一带一路”构想展现了中国对全球治理新理念的思考,“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一带一路”之道就是去探寻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想的融通、中国智慧与世界智慧的结合。这种中国智慧,突出体现在“三可原则”上。

可分享:合作共赢

古人云:“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更彰显了中国“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展现了人类社会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欧亚非大陆各种古老文明迎来了共同复兴的曙光,世界各国也增加了共赢发展的可能。在“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中,探索中华文明与欧亚非大陆其他古老文明如何实现共同复兴之道是重大命题。为此,我们需要激活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将开展先进适用、有利于就业、绿色环保的产能合作,支持其工业化进程,让合作成果更多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实现人类永续发展,各种文明、各种发展模式相得益彰、美美与共,开创中华文明与欧亚非其他古老文明共同复兴的美好前景。“一带一路”建设将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持久和平,实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共同发展。

习近平同志对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有过深刻阐述:“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不同于对抗、零和那种陈旧思维,“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建设与霸权主义主导下的所谓“合作”有着本质区别:前者具有公正性,而后者具有不公正性;前者具有平等性,而后者具有歧视性;前者具有包容性,而后者具有排他性;前者具有非对抗性,而后者具有对抗性;前者具有和谐性,而后者具有冲突性;前者具有持续性、长久性,而后者是暂时的、不可持续的。“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正生动展现着合作共赢这一基本理念。以“一带一路”沿线的阿拉伯国家为例。当前,阿拉伯国家正在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致力于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促进地区和平稳定。欧美的工业化完成较早,其经验的借鉴意义不大;而中国的工业化经验很鲜活,与阿拉伯国家合作潜力巨大。因此,中国提出的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得到阿拉伯国家的积极响应,展现了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

合作共赢更体现在中国的国际与地区合作理念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一带一路”建设秉承“两容”“两分”“一抓”思路,正在发扬光大这一优良传统。所谓“两容”,一是与当地已有合作架构的兼容,尽量不另起炉灶;二是与域外力量的包容,并不排挤俄美欧日等域外国家。所谓“两分”,就是分好工、分好责,不能全包。所谓“一抓”,就是抓住丝绸之路终点站欧洲,推动中欧之间的合作,共同致力于“五通”。“一带一路”建设要以中国的发展带动沿线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这其实是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国智慧转化为新多边主义的世界智慧,是将双赢、多赢上升到全方位开放的共赢主义,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公平发展、和平发展、包容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包容均衡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里也有类似的话:“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由此可见中西方思维的相通性。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会“捕鱼”却“无鱼可捕”,人类社会正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带一路”建设为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从文明角度看,世界历史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常常伴随着“文明的代差”。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农业文明不得不屈服于西方的工业文明,西方国家出于对“文明的代差”所产生的“文明红利”的争夺,不断入侵瓜分中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明的代差”逐渐消失,制度的竞争开始在第二层面演绎国际关系运行的规律,并直接考验文明的创新与韧性。经过100多年和西方的碰撞,现在中国和西方在很多方面已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面临的很多问题是一样或类似的,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过去是西方着眼于解决“西方的问题”,中国着眼于解决“中国的问题”。现在各国都面对一些共同的问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问题,都在为此进行改革,整个世界处在改革变动之中,或者说处于“全球大觉醒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不仅要探讨中华民族如何实现伟大复兴,而且要探讨中华民族如何“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从人类重大共同关切入手,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愿望。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已从生产力层面拓展为三个层面的基本涵义:器物层面,要实现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制度层面,要实现国内、国际制度可持续;精神层面,要实现生产生活理念可持续。一句话,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生活、可持续思维的三位一体,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新内涵。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包容,要努力实现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平等、大国与小国平等、代际平等,改变西方国家不包容他者的现状。正如《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开放、包容、均衡、普惠,这是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深刻揭示。

通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以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理念丰富人类可持续发展观,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使命,也是当今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体现。中国道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和“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在应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方面与其他国家有相同之处,而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助于中国开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新范式。这是“一带一路”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意义。以亚投行为例,它不仅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也是由发展中国家倡议成立而吸收发达国家加入的高标准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据测算,在2010—2020年期间,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总需求高达8万亿美元,年均投资约需7000多亿美元,而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亚洲基础设施领域的年度投资规模仅为100亿—20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立亚投行,动员更多资金支持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将为亚洲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也有利于形成周边国家与中国经济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亚投行还服务于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亚投行57个成员国以发展中成员国为主体,同时包括一批发达成员国。这一独特优势使其能够成为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桥梁与纽带,推动世界实现均衡发展。概言之,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共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文明共同复兴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希望,承载着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可走进:落地生根

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重要思想。而“五通”的主要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让企业“走出去”而且是要企业“走进去”,同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相结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的国家需要基础设施,有的国家需要贷款,有的国家需要教育,我们提供的应该是这些国家需要的。“走进去”的过程是共商的过程,是共建的过程,更是共享的过程。只有共商共建共享,才能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同时,相关服务也要“走进去”,适应当地的民俗、宗教,用当地人所希望的形式“走进去”。这就要求企业经营注重差异化原则:产品、服务、理念体现不同地区人们的个性,尊重当地的习俗。

“一带一路”建设是在21世纪播洒中国合作共赢的理念,引导企业往全球分工体系中最有潜力的市场走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开创经济全球化新模式,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当然,“一带一路”建设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既要考虑机遇也要考虑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等,而化解风险需要人才。“一带一路”建设是百年大计,需要大量人才,不仅需要国内人才,还需要沿线国家的人才,需要在沿线国家合作办学、培养人才。只有以大量人才包括沿线国家人才作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才能真正“走进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这方面,海外孔子学院、华人华侨商会可扮演孵化器、桥梁纽带作用。“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桥梁纽带作用”,最终“构建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机制”。“一带一路”建设要真正“走进去”,需要发挥好这种桥梁纽带作用。李光耀曾对比说,中国还在13亿人口当中选人才,美国是在全球70亿人口当中选人才。建设“一带一路”,我们要从44亿沿线国家人口中选人才,汇聚“一带一路”地区之智慧,汇聚世界之智慧。

“一带一路”建设面对的是转变了的时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从睁眼看世界、融入主流世界、向世界开放,到今天世界向我们开放,中国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这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时空的转变要求我们告别西方逻辑,揭示“一带一路”建设自身的逻辑,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07日 07 版)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