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想管好年轻人? 你要会画饼、会伺候、会包容, 还要会学习!


来源: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发现,位于创意园内的公司里面到处都是动漫手办、毛绒玩具和幽默的标语海报,追求个性化的员工甚至自己动手在室内安装了秋千、吊床和篮球筐。“我鼓励他们把公司当作自己家,改造改装怎样折腾都没有关系,从一开始的极简现代风格,到现在的杂货店风格,我可没有特意去设置办公区、茶水间具体怎么摆,都是他们自己弄的。偶像的海报随便贴,还把韩国明星真人那么高的贴纸贴在我的门上,再加一个贴纸写着‘老板不在起来嗨’!”聂先生说,他的员工甚至把家里的游戏机、架子鼓、双节棍、懒人沙发,还有自己做的手工作品都搬到公司里面来放,

原标题:想管好年轻人? 你要会画饼、会伺候、会包容, 还要会学习!

日期:[2016-06-01] 版次:[A19] 版名:[公司人] 字体:【大中小】

假如你的公司“年轻指数”爆表……

即使“年轻指数”不一定科学,但“世界终归是年轻人”这句话可是永恒的真理。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CBD里面大大小小的公司、BOSS和HR们,都受到来自年轻人的冲击,80后90后们的喜好和诉求,每天都在刷新着大家的三观。管理者们都承认:想要管理好年轻人,可没有那么容易!

●会画饼 稳定生活、买房买车是中年人才要考虑的事

“输得起是年轻人最大的优势。”1991年生的某APP创业团队的创始人小高说,他毕业于广州某大专的计算机专业,大学在读期间就跟同学一起成立工作室,承包软件编程业务,毕业后在天河区某软件园区租下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除了继续承接外包以外,也开始尝试接触投资人,开发自己的APP。他说,自己就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那种“连续创业者”,一路上在融资和团队管理方面遇到各种困难。

现在他的公司里面全都是比他还要年轻的员工,分别负责运营、地推、内容等工作。他坦诚地告诉新快报记者,他聘请员工并没有给到符合市场价的薪酬,为了节省成本,他用的是”梦想合伙人”模式,“每个人每个月有1000块钱的底薪,但是都分配了股份,就是说公司项目盈利了,每个人都有份分红,都是老板。”

他说,目前自己没有能力去养活团队,在融资方面也不是很顺利,但是年轻人不应该太在乎眼下的小利,“稳定生活、买房买车是中年人才考虑的事情,我们现在有青春、有梦想,也有家里人的支持,应该趁着年轻吃多点苦,拼搏一把。成功的人都敢于冒险和试错。”

●会伺候 CEO特权是请吃饭、发红包、带外卖和遛狗

某社交APP的CEO Julian在他公司里的角色,就是司机、保姆和“后勤部长”,不仅没有当领导的威风,还要每天陪着笑脸“伺候”好公司上下的诸位大爷。

在他的公司内部,人人平等和简单粗暴是最主要的管理文化。“不存在什么上下级、谁管理谁、谁听谁的话,只存在每个人的分工不同。虽然名片上印着我是CEO,但我只是团队里面负责技术的角色,跟负责内容、运营的小伙伴是地位平等的,他们经常在开会的时候反对我的意见,嘲笑我的智商,我都已经习惯了,”小高笑着说,他请的不是员工,是一群老板。

“如果非要说CEO有什么特权,那就是请吃饭、发红包、给大家解决各种问题的‘特权’”,他透露,因为公司采用灵活上班时间,为了照顾到年轻人喜好夜生活、早上要睡懒觉的习惯,重要会议都安排在下午。“如果因为客户的缘故要早上来上班,我必须在公司群里面发一轮起床红包,他们才会爬起来。平时大家在办公室,发现少了什么用品,去跑腿采购的人一定是我,下楼给所有人买饮料、带外卖,甚至帮忙接男女朋友来公司、帮他们遛狗的人也是我。反正我的责任就是让整个团队开心、满意,他们能够高效地完成手头上的工作。”

●会包容 架子鼓、木人桩随便放,门上还贴“老板不在起来嗨”

五年前,1985年生的聂先生从某外资广告公司跳槽出来,开设了一家娱乐营销公司,主要业务是帮助客户在线上进行社交话题性的推广。他的手下有一批伶牙俐齿、脑洞大开的网红和段子手,包括设计师、策划专员和客户经理,平均年龄在24岁左右。作为老板,公司员工给他起的外号有“大叔、老头子和老爹”等等,每天都在提醒他,他是全公司最老的人,跟大家不在同一个星球上。

因为90后成员的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加上老板本人也还没有非常老,年轻文化就是公司的主流文化。“他们说了算,因为公司最核心最宝贵的财产就是他们这群年轻人的创意,他们想出来的图像、视频和段子,能够帮助客户推广品牌,引起话题,所以我全都听他们的。”聂先生说。

新快报记者发现,位于创意园内的公司里面到处都是动漫手办、毛绒玩具和幽默的标语海报,追求个性化的员工甚至自己动手在室内安装了秋千、吊床和篮球筐。“我鼓励他们把公司当作自己家,改造改装怎样折腾都没有关系,从一开始的极简现代风格,到现在的杂货店风格,我可没有特意去设置办公区、茶水间具体怎么摆,都是他们自己弄的。偶像的海报随便贴,还把韩国明星真人那么高的贴纸贴在我的门上,再加一个贴纸写着‘老板不在起来嗨’!”聂先生说,他的员工甚至把家里的游戏机、架子鼓、双节棍、懒人沙发,还有自己做的手工作品都搬到公司里面来放,“反正这群年轻人几乎每天都能想出新玩法,一开始我觉得自己是在‘忍辱负重’地包容他们,后来也很高兴地发现这种包容结果是很好的,客户对他们的点子很买账,我们公司也在圈内树立了别具一格的新潮形象,业务节节上升。”

●会学习 “被逼着”不断学习赶上时代,跟年轻人打成一片

60后的成小姐曾经是某大型国企的总监级人物,从架构森严、等级明确的老东家辞职以后,当时不会电脑,从未网购,对智能手机半懂不懂的她却被一家农产品电商品牌高薪聘请为副总,主持日常公司的经营。她坦言,进入新公司的三年以来,“从年轻人身上学会很多”。

成小姐所在公司有7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5岁,除了80后的HR和市场总监,其他员工基本上都是90后,尤其是设计师、客服和技术人员,很多都是刚毕业的应届生。

“以前从来没有跟那么多年轻人打交道的经验,他们跟我沟通的时候,用的词语、典故还有说笑话的笑点都是我完全陌生的,一开始真是很头晕。”

为了搞清楚身边的90后在想些啥,她拿出了当年拓展业务时的劲头,在大家帮助下学电脑、互联网,申请了淘宝账户,绑定了微信支付,还尝试了网购、团购和apple pay等新事物。逐渐地,她也习惯了用年轻人的方式聊天,把赞美说成666,把握手说成握爪,知道韩国明星叫做欧巴,遇到看不懂的新词汇,赶紧去搜索然后学会用起来。

“我接受的传统教育,是年轻人应该跟年长的人学习经验,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是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上半辈子积累的知识几乎都能通过搜索引擎去查找到,很多经验也通过互联网在免费和广泛地分享传播。说实话,我这个老人已经没有什么知识可以教给年轻人了。反而是他们对新事物的快速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逼着我也不断学习。”

说起这些,她不无得意,跟身边同龄的人比起来,“我的老同学、老同事都在跳广场舞买保健品,我却能跟年轻人打成一片,新词语和典故我基本都知道,也能够跟着他们的思维去思考。公司里面的90后都把帮我赶上时代视为自己的义务,我学得好,他们也超有成就感。他们会跟供应商和合作公司的员工聊天,说我都50多岁人了,思想跟他们一样年轻,一点都不落后。”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