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三方机构树起医患“防火墙”


来源:法制日报

“过去害怕患者围堵,医院主管院长、副院长不出门诊,现在院长又重新出专家门诊了,医院的医疗秩序明显好转。”开滦总医院副院长高景利说,医调委不仅分担了医院的纠纷风险,也对医院工作存在的问题加以提醒解决,调解机制真正起到了“防火墙”“隔离栏”作用。

原标题:第三方机构树起医患“防火墙”

□ 本报记者 马竞 周宵鹏

想起过去拿着对讲机工作的日子,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易建平仍心有余悸。因为各种“医闹”事件,这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省管优秀专家,每天却没有多少时间埋头业务,更多的是手里攥着和门口保安相通的对讲机,疲于应付各种“医闹”。“有了医调委,我可以放心地当一名医生了。”易建平说。

2013年12月,由唐山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卫生局等单位主导成立的唐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挂牌,这个中立、独立的第三方调解机构采取“保调赔防”模式,用法律化、市场化手段处理医疗纠纷,收到了良好效果。截至今年上半年,唐山市医调委共接到医疗纠纷报案539起,进入调解程序382起,结案362起,调解成功率95%,调解协议履行率100%,平均结案时限56天,赔款到位时限案均6天。

“第三方调解机制不受政府领导,与医院也非雇佣关系,不受双方影响,更容易被患方采信。”唐山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刘云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平安医院是平安唐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第三方调解机制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好药房。

2014年6月,李某到唐山市某医院治疗白内障,实施手术后安返病房,大约10天后,医院检查发现李某视网膜脱落。得悉的患者家属情绪激动,要求医院赔偿18万元。唐山市医调委结案后,特聘请两位外省知名眼科专家对纠纷案情进行评鉴,结论显示患者在手术前视网膜已脱落,与手术没有直接关系,但院方在术前未检查出这一点,确系存在瑕疵。最终,在唐山市医调委的调解下,患者与院方达成协议,院方同意赔偿患者3万元。

唐山市医调委进行调解的原则是依法、重情、讲理,由法律、医疗、司法、保险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库,针对个案聘请医疗、法律专业人士处理医疗纠纷,在医患之间架起平等沟通、协商解决的桥梁。最终,由医调委出具调解报告,对医疗纠纷责任、赔偿情况认定,保险公司据此按合同赔偿,解决纠纷。公平公正的调解保障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成立以来,唐山市医调委共收到患者各类锦旗20多面。

唐山市医调委的“调”和“赔”建立在“保”的基础之上。按照唐山市医调委工作流程,由保险公司承保全市医疗机构的医责险业务,发生医疗责任赔案或纠纷后,自动纳入委托医调委进行调解。

通过两年的工作实践,越来越多的唐山市医疗机构认识到医调委的作用和价值,投保单位不断增加。2014年全年,唐山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35家投保了医责险,投保率为64.8%,今年续保率达到100%,另有32家医疗机构新投保。

调解机制的最终目的是“防”。唐山市医调委引入大数据概念,分析大量医疗纠纷案例,撰写调解报告,掌握规律,向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提出建议,培训医护人员,提升医疗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过去害怕患者围堵,医院主管院长、副院长不出门诊,现在院长又重新出专家门诊了,医院的医疗秩序明显好转。”开滦总医院副院长高景利说,医调委不仅分担了医院的纠纷风险,也对医院工作存在的问题加以提醒解决,调解机制真正起到了“防火墙”“隔离栏”作用。

标签:患者 医生 院方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