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将出任英国名校校长 系第五代留学生中首位

作者:许晔

2015-12-05 第434期

明年4月,逯高清教授就要远赴英国,就任萨里大学的校长。他将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留学生中,首位出任英国排名前十大学校长的人。他今年52岁,出生于山东东营,如今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任副校长。

逯高清将在明年4月任英国萨里大学校长

明年4月,逯高清教授就要远赴英国,就任萨里大学的校长。他将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留学生中,首位出任英国排名前十大学校长的人。他今年52岁,出生于山东东营,如今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任副校长。

在逯高清的twitter上,昆士兰大学的同事们向他表达了祝贺,并说这对他们而言是个“极大的损失”。这位相貌温和的教授担得起这份重誉——他是国际著名材料化学和纳米技术专家,拥有20项国际专利,当选过澳大利亚100位最有影响力的工程师之一,荣获过多项荣誉,并在39岁那年成为澳大利亚工程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

在萨里大学的新闻稿中,理事会主席吉姆.格洛弗博士如此评价他:“逯教授具有良好的个人、学术和领导能力,能带领萨里大学作为世界领先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前进。他具备强大的领导能力和带来收入增长的可靠记录,并且有在世界排名前50机构的出色学习经历。他在英国和亚太地区有广泛的合作网络,配合他强大的国际视野,无疑将帮助萨里大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强的声誉。”

这位未来萨里大学校长的起点是东营市广饶县。由于“文革”期间学制缩短,当时的小学、初中、高中学制加起来一共只有9到10年,1979年,逯高清完成高中教育时还不到16岁。他和一些“老三届”参加了“文革”之后的第三次高考,之后被当时的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录取,成为全国468.5万名考生中幸运的6.1%。“我们那个时候信息不流通,没有现在通讯这么方便,什么也不知道,就随便挑了三个志愿报上去了。”

逯高清在东北工学院的钢铁冶金专业攻读了本科和硕士,打算留校任助教的时候,遇上了日渐升温的“出国潮”。1985年,中国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开始允许自由地自费出国留学,早期向中国自费留学生敞开大门的是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第二年,自费出国人数就突破了10万。“80年代初,国家公派的多。等到了我们的时候,就是所谓的自费留学,那时候很多人都申请奖学金。你只要学习成绩好,英语考得好,就可以拿到全奖出去读书了嘛。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可能有一半人都在想申请出国。”

逯高清在英国大使馆参加了雅思考试。因为昆士兰大学的导师比较有名,他放弃了美国的全奖机会,去了澳大利亚,成为中国自1872年之后的第五代留学生。2006年,凤凰卫视旗下杂志《凤凰生活》评选“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逯高清位列其中,有媒体将他称为”one in a billion”(十亿分之一)。逯高清后来开通twitter账号,也用了这个词——“one in billion”。

对话/许晔

凤凰网:最近中国有很多大学校长都卷入了贪腐丑闻,比如人大前校长和中传校长。国外的大学会有什么制度来防止类似事件呢?

逯高清:我对西方大学比较了解的。美国、英国或者加拿大,这些大学是属于校董会管理方式。这些高校体系里有很多条例,就像一个大学的法律似的,是让法律居上,而且都非常严格。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都是有明文规定的。一个人哪怕你是院长,是副校长,是正校长,所有人都有避嫌制度,所谓conflict and interest declaration(冲突与利益声明),这是一个总的方面。好比说你有一个家属,或是跟你个人有关系的人在这个大学工作,在这件事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这个关系必须要摆在桌面上。在任命、提升、资助、战略基金等等这些事情,如果涉及到这些已经声明过的,跟你有利益关系的人,你是不能介入的,所有的decision-making(决策制定)都是要把你踢出去,不管你是校长还是什么其他职务。这个规定杜绝了任何有行政权力的人为己谋私,这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你违反了任何一个规定,在处理某一件事,做某一个决定的时候没有回避,那你就是违反了那个学校的行为准则,这个是可以被开除的。

你做了这么一个事情,不管是真的为你的亲戚家人谋取了利益,还是被人认为以权谋私,就是你做这个事情没有遵守回避制度,你都是违反规定的。如果是校长的话,校董会就可以给他惩罚,当然下面的人的话,校长会开他,或者是给他警告。如果事实已经发生,你又没有回避的话,这个事情会有专门的调查委员会调查,如果确实是事实的话,那你就会被处罚,最严重的是开除。甚至再严重的时候,他们会走法律程序。

这跟西方法治社会的体系是相辅相成的。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大学都是公共部门,如果公共部门没有这些规则规定去限制每个人的权利,那大家都是有一种制约,通过各种委员会去制约,实际上是体现了西方民主社会里的公共权、社会舆论和法治三权鼎立的体系,大学是一个小范围的体现,每一个单位都是这样,具体条例可能不一样,监督机构可能也不一样。你是一个公司的人,那公司有条例管你,你要是没有公司的话,那就是国家法律管你。偶尔肯定还是会出现违反规定的情况,也有校长被处罚的,西方也经常报道,但是比例上来讲的话那还是微乎其微的。

凤凰网:之前也曾有过华裔担任外国高校的校长,有些人是很小就移民国外,一直接受西方教育。你的基础教育是在国内,之后才去国外攻读博士,然后担任教职和行政职务,你是如何适应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呢?

逯高清:这个要通过一番努力。你要想在西方的大学里竞争到终生教职,是比较难的,因为毕竟两个(教育)体制的差别很大。我们很多的留学生出来读博士,比较用功,学问和研究也做得不错,这样的人是很多的,比比皆是,但是你要说能够融入这个社会,融入国外的学术圈子里的话,第一要攻破语言障碍,语言必须要过硬。第二是交流,要知道他们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面要宽,这样才能够跟他们打交道,融合在一起。

在这种前提下的话,如果要去竞争一个教授位置的话,你就有竞争力。他们什么都可以聊,什么都可以说,从领导力到社区活动,你要是没有这个经历,没有这个知识,你就显得非常窄。研究当然必须要好,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你才入围。但假如面试回答问题不好的话,他就认为你不如其他候选人,会认为你无法融入这个系或是这个院。你要融入的话,必须要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必须要跟他们交朋友。

还要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有奉献精神,你要是光摄取,不去给予的话,别人就会知道你是比较自私的人,别人也不会认同你。这个在东西方文化里应该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给予的多,你关心别人,然后别人会觉得你这个人是值得去信任和追随的。

凤凰网:很多西方媒体会报道一些移民海外的华人家长,他们采取的还是传统的“鹰爸虎妈”教育,还有之前BBC拍的中国教师在英国的纪录片,似乎给人的印象是中国教育就是应试和严苛。你在竞选这些职位的时候,对方不会对这方面有疑虑吗?

逯高清:这个我估计有,肯定会是有,他也会考虑这样的问题,但是在面试的问题里不会体现出来。他脑子里会有这样的疑问,到底这个人是不是跟西方文化是融合的,他是不是以西方的思维方式去想事情,还是更多受东方的影响,这一点的话,估计他们肯定会有,但是你跟他们一接触,他们看你的简历,看你取得的成绩,你回答问题的方式,你讲的事情,他们会认可你,你确实是跟西方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华人在海外,不管是从政,还是在一些大公司当领导,还是在学校要做高层,有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障碍,起码在他不给你机会的情况下,那个疑问就成了问题,假如说他跟你接触,有这样的机会,你就会用你的行为和知识把这些疑虑打消。(凤凰网许晔)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