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核事故29年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爆惨景依然触目惊心(图)


来源:国际在线

1986年,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引发恐怖核事故,死伤无数。当时摄影师迈克尔·赫纽维茨(Michael Huniewicz)年仅2岁,生活在乌克兰的邻国波兰。

赫纽维茨说,尽管许多设备被偷,但你依然能看出这儿曾经是一座医院。(网页截图)

普里皮亚特城医院地下室是今天切尔诺贝利禁区中最容易进入的地方。(网页截图)

如果你想进入普里皮亚特城医院地下室,必须穿上核生化防护衣,因为在这里你受到的辐射比正常环境中高37.5万倍。(网页截图)

药瓶还静静地躺在锈迹斑斑的病床上。(网页截图)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建造的石棺,现在被称为20世纪的金字塔。(网页截图)

工人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列维年科(Aleksandr Grigoryevich Lelechenko)在事故发生后,让年轻同事回家,自己采取善后措施。(网页截图)

赫纽维茨称核电站建筑风格令他想起父母曾工作过的地方。工程师们还在继续进行清理活动。(网页截图)

4号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后,有些工人以为是美国人炮击,有人认为发生了地震。(网页截图)

核事故发生当天,工人们疯狂地四处奔跑。(网页截图)

核事故发生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中的这道走廊已经空闲了29年。(网页截图)

有些人称辐射就好像是针扎的感觉,也有人说嘴里好象有奇怪的金属味。(网页截图)

这些墙壁受到了严重辐射污染,为减少辐射泄漏,都用木板覆盖,给人带来幽闭和恐惧感。(网页截图)

赫纽维茨说,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内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净化完毕,已经无需使用放射测量器。(网页截图)

赫纽维茨的一个朋友站在连接核电站行政大楼和4号核反应堆之间的桥上。(网页截图)

死婴或流产婴儿的器官被用于骨髓移植。(网页截图)

医院的手术台见证了死亡肆虐的那一天。医生和护士触及那些首批赶到现场参加救援任务的消防员时,手都被烧伤。(网页截图)

到达医院后,消防员们出现恶心、烧伤以及虚弱等症状。(网页截图)

最令赫纽维茨感兴趣的房间是放着污染土壤样本的地方,那里现在被单独隔离。(网页截图)

据赫纽维茨的向导称,暴露在辐射环境下之前,喝点儿酒可能会减少辐射。(网页截图)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对核攻击进行早期预警的雷达系统Duga-1,远处可看到其巨大金属支架。(网页截图)

雷达系统Duga-1高达90米,建在名为Chernobyl-2的秘密小镇上,在地图上没有标记。(网页截图)

赫纽维茨的辐射测量器显示正常读数,因为这里已经被净化过。(网页截图)

早在1986年4月初,核电站附近有人宣称曾看到过奇怪的生物。(网页截图)

早在1986年4月初,核电站附近有人宣称曾看到过奇怪的生物。(网页截图)

[责任编辑:PN058]

标签:核电站 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