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抗战记忆 探访太行山黄崖洞保卫战遗址(高清组图)


来源:人民网

抗战期间,曾经声震侵华日军的黄崖洞兵工厂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城黄崖洞镇赤峪村的一座深山中。8月下旬,记者跟随由西安晚报组织的全国首届青年散文大赛山西采风团50人一行来到此地探访太行山黄崖洞保卫战遗址,了解当年抗战之艰辛。

黄崖洞兵工厂入口处,“黄崖洞”三个字为邓小平同志于1985年题写。张伟 摄

黄崖洞兵工厂入口处,“黄崖洞”三个字为邓小平同志于1985年题写。张伟 摄

抗战期间,曾经声震侵华日军的黄崖洞兵工厂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城黄崖洞镇赤峪村的一座深山中。8月下旬,记者跟随由西安晚报组织的全国首届青年散文大赛山西采风团50人一行来到此地探访太行山黄崖洞保卫战遗址,了解当年抗战之艰辛。

黄崖洞兵工厂是八路军在抗日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基地,当时年产的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中国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黄崖洞兵工厂的前身是1938年9月由115师和129师的修械所合并而成的总部修配所,原址在榆社县韩庄村。当初,只能修理损坏的刀枪,兼造地雷、手榴弹,设备简陋程度还不如“王二麻子”的剪刀铺。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提高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准备反击实力”作为“全中华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之一。次年5月,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的决定,成立军工部,决心发展太行区的军事工业。

1939年,曾留学莫斯科的左权将军,凭着职业军人的敏锐和实地勘察,发现黎城的黄崖山悬崖林立、沟壑纵横,易守而难攻,笃定其为“理想的兵工厂厂址”。其山上有个可容百人的天然大石洞,故名黄崖洞。

1939年7月,韩庄修配所遵照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指示,为摆脱“背着工厂打游击”的局面,迁进黄崖洞,居山创业,建成拥有700名工人、机器设备40部的兵工厂,年产可装备16个团,被朱德、彭德怀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黄崖洞兵工厂的发展,使日本侵略者感到恐惧。1941年11月,驻潞安地区日军第36师团主力山地、葛木两个联队等共5000余人,装备精良,以4倍于守备力量——八路军特务团的兵力,杀气腾腾,向黄崖山奔袭而来。八路军以不足一个团的兵力英勇抗击,经过八个昼夜的激战,歼敌1000余人,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纪录”。

据当地百姓回忆,当时日军兵分多路向兵工厂进发,其主力向八路军中心工事的阵地猛扑过来,坚守工事的王振喜班长带领11名战士,从三面扔出手榴弹、滚雷,让进攻的日军尸横遍地,毙敌70余人。遭受重创的日军用火力掩护几个火焰器射手抵近中心工事,狂喷火焰,王振喜等12名战士猝不及防,全部壮烈牺牲。战后,他们被追认为“黄崖洞保卫战十二勇士”。

整个黄崖洞保卫战,历时八天八夜,总部特务团以不足一个团的1500人兵力,抗击了5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军的疯狂进攻,取得了歼敌1000余人,其中毙敌850人的战果;而我军只伤亡166人,以6∶1的战绩,开创了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纪录。同时,保卫战过程中,按照预定方案掩埋了机器、转移了人员,粉碎了华北日军妄图摧毁我军工生产的阴谋,书写了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荣战史。(图/文 张伟)

标签:军事 工事 军火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