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能像歪果仁那样度假?

作者:魏巍

2015-07-27 第573期

最近两年,因为黄金周集中出游造成的拥堵,让很多媒体和专家都在呼吁,尽快落实“带薪休假”。尽管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可是“带薪休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事实上,就算真落实了“带薪休假”,中国人恐怕也很难像外国人那样愉快地享受假期。

【导语】

就要到8月了,这可是欧洲人雷打不动的“暑期大休假”时间,不少国家的政府、国会,甚至是商店在整个8月几乎关门停止工作,进入属于阳光、沙滩的“全民休假”状态。

就在这个时间点上,《人民日报》关注了中国人带薪休假的问题,情况并不容乐观,根据人社部的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的落实率仅有50%。有人抱怨“单位不批假”,也有人说“想休不敢休,担心休假影响前途”。

最近两年,因为黄金周集中出游造成的拥堵,让很多媒体和专家都在呼吁,尽快落实“带薪休假”。尽管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可是“带薪休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事实上,就算真落实了“带薪休假”,中国人恐怕也很难像外国人那样愉快地享受假期。

“带薪休假”是怎么来的?

带薪休假,又称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在工作满一定期限后每年享有保留原职和工资的休假。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劳动福利之一,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后确定某一段时间作为休假期间,在该休假期间内劳动者无需提供劳动,但用人单位仍需按正常工作期间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及劳动福利。

带薪年休假制度起源地是法国。上世纪30年代,200万工人大罢工之后,1936年6月7日,法国总工会和雇主协会签订了《马提翁协议》。1936年6月20日,法国《带薪假期法》正式颁布,规定法国所有员工只要在一家企业连续工作满一年便可享受15天的带薪假期,由此建立了全球最早的带薪年休假制度。之后,在工会等组织的努力下,法国人的带薪年休假权利写进了法国《劳动法》。1938年,英国通过《带薪休假条例》,二战爆发前,1100万名工人享受了带薪休假权利,占英国劳工的半数以上。

二战后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认定,“任何人都有休息、休闲的权利,尤其是享有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定期带薪休假的权利”,休闲权与劳动权一样成为人权不可缺少的内容。1949年,国际劳工组织又进一步提出,劳工每年至少有6天带薪休假。

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西欧北美绝大多数国家普遍实行了带薪休假制,而在亚洲,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泰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在八九十年代先后实行了带薪休假制度。目前,法国、西班牙30天/年,比利时24天/年,英国20-27天/年,德国、意大利5-6周/年,韩国20天/年,泰国10-20天/年,澳大利亚30天以上/年。

中国大陆的带薪休假制度,是在1995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法第45条明确规定的: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对中国劳动者带薪年休假权利的行使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带薪休假”造就了欧洲夏天的“全民休假期”

欧洲人假期本来就不少,圣诞节、复活节、升天节等宗教节日及固定的新年和国庆节日,肯定是休假的。在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如果某一个节假日刚好是星期四或星期二,人们星期五或星期一就顺势不用去上班,当地人称之为“搭桥”。这可比中国人的“挪假”幸福多了。

但是,这些跟欧洲人暑期的大休假比起来算不上什么,每年8月,欧洲很多国家甚至都处在“全民休假”的状态。

暑期度假的习惯来自英国,工业革命后,英国铁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内陆和沿海度假圣地的距离。据BBC纪录片《英国铁路纪行》介绍,当时不少原本属于皇家的度假胜地,也开始接待普通人,一些工厂主甚至会在夏天包一列火车送工人去海边度假疗养。在接下来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伴随各国带薪休假制度的建立和物质条件的丰盈,暑期度假这一习惯由英国传到了欧洲大陆,再传到全世界。

虽然传到了全世界,暑期度假排场最大的还是欧洲人。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国会在整个8月几乎关门停止工作,只留极少数人值班。欧盟1993年发布条例,规定欧盟成员国内员工“有权获得至少4周的带薪休假”。因此,每年7、8月,驰骋在欧洲高速公路上的房车络绎不绝,给人一种“全民休假”的印象。中国一些外贸企业常常在7月-9月间难以正常进行与欧洲的交易活动,使馆处于半工作状态,海关检查前也总是排上长长队伍。

到今天,暑期度假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习俗。过去有钱人出门度假,在海边把皮肤晒成小麦色,慢慢的黑皮肤成了有钱的象征,相反的,皮肤惨白则意味着闷在家里或者总在办公室干活的苦命生活状态。在阿根廷就有一个习惯性说法:如果假期回来你没有晒黑,那么就说明你很穷。这也促使了很多人哪怕是穷游,也要去海边晒一身黑皮。

“带薪休假”对中国人来说是“水中花镜中月”

和欧洲人相比,中国人的假期就显得太憋屈了,不仅带薪休假的落实率只有50%,中国雇员带薪假期和公共假期之和仅有21天,比英国雇员36天的假期,足足少了半个月。为什么中国雇员的假期本来就少,还难以落实呢?

这与休假制度有关。以法国为例,法国雇员的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工人大罢工之后由法国总工会和雇主协会协商而来的,法国人在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中延续了这种集体协商的方式。法国劳动法规定带薪年休假30天,但劳动者通过集体协商可获得5-6周的带薪假期。

中国虽然有法律规定带薪休假的权利,但是在具体时间安排上,中国采取的是用人单位单方决定为主的原则。如果雇员和单位在休假问题上达不成一致怎么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6条第2款规定: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因此,工会应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制定本单位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细则,在劳资双方协商带薪年休假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一旦劳资双方就此发生争议,工会应积极调解该类纠纷,如果职工因此提起诉讼,工会应予以支持。可现实的问题是,在很多中国企业,工会成为摆设。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调查,带薪休假为什么不能很好落实?78.0%的人认为是当前劳资双方不对等,员工根本没有话语权;66.7%的人表示单位只关注自身利益,不愿为员工休假增加成本。

调查中还问到,如果所在单位不实行带薪休假怎么办?69.1%的人会选择忍气吞声,8.2%的人会向单位提出申请,仅3.5%的人会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寻求帮助。

竞争压力大,想休也不敢休

除了单位不愿意员工休假,很多人基于现实因素,自己也不敢休。

在《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中,有超过六成人的表示,休带薪假可能影响自身发展甚至导致被辞退,员工根本不敢提出休假要求。报道中写道,“有些单位确实公布了带薪年休假的规定,但是所谓‘出头椽子先烂’,根本没有人会向上级提出休假申请。尤其是管理工作者,谁也不想因此影响前途。”

上海律协劳动关系研究委员会委员温陈静说:“一方面,中小型私营企业在国内占主流地位,因为不愿增加用工成本,一般不主动提出让员工休年休假;另一方面,员工由于害怕影响自身发展,也不敢向企业提出休假要求。事实上,很多公司在员工新进的时候,就会告知内部休假规定,这些规定通常对员工都是不利的。”

具体单位性质上,74.3%的人认为私企带薪休假实行情况最差,其次为个体工商(60.1%)。其他依次是:国企(24.5%)、外企(18.1%)、事业单位(15.2%)、政府机关(9.8%)。很多私企员工根本不敢想休假的事情,就算提出休假,往往会得到这样的回复:要么忍要么滚。

中国人“太过勤劳”,不少人休假会有“负罪感”

除了制度和现实因素,“勤劳基因”也决定了中国人与休假这件事儿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著名市场调研机构GfK此前对德国和其他7个国家的8000名员工进行了一项名为“哪个国家的员工最勤劳?”专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员工被公认为最勤劳。德国《商报》报道,中国员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达44.6小时,而德国员工仅35.5小时。中国员工的每年平均带薪假期仅10天,德国员工是25天。

有人认为这种勤劳是因为中国长期落后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的,只有比别人更勤劳,才能发展的更快。事实却不是这样,那些离开了中国,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往往也还是当地最为勤劳的民族。

例如,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博士郭存海曾这样描述过他眼中的巴西和巴西人眼中的中国:当华人的店铺连周六、周日都舍不得休息而照常营业时,巴西人早早就关了门;意大利也有民众抱怨说,华人将本该属于他们的生意抢走了。有一句传遍世界的西班牙俗语这样说:“像中国人一样工作”,意思多含贬义,“没有假期、不会享受生活,只会一门心思牛马一样地工作”。

勤劳努力,早已深深地流入了中国人的血液里。尤其是近30年成长起来的中国人,从小就要勤奋努力进入好的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要更努力保护好自己的饭碗。很多人会认为“一休息就落到了别人的后面”,就算休假,也是为了接下来更用力的勤劳、努力。所以,欧洲人常说一句玩笑:“中国人度假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欧洲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度假。”

这样看来,中国人距离“带薪休假”这件事,其实很远。

凤凰网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