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月兵
2015-07-24 第572期
[导语]
一周之内NASA给了人类两个惊喜: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以及发现第二个“地球”。
尽管科学家口中的“地球”与普通人理解的地球并不是一回事,但中国网友依然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他们津津乐道于各种专业术语、概念,并对太空进行了种种浪漫化的想象。
从信息闭塞年代的无知懵懂到互联网时代的全情参与,中国人越来越能欣赏太空的美,探索者的卓越。他们越来越认同一种情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46年前,中国人错过了登月传奇
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宣告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到来。
1969年7月21日北京时间04:18,两名美国宇航员先后踏上月球表面,全球近一亿观众守候在电视机前,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飞跃。”把人类送上月球不仅激励了美国,也同样激励了全世界。
登月前的大半年时间里,西方媒体对登月进行了狂轰滥炸式的密集报道。但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特殊时期,中国人不仅没有看到登月直播,国内媒体对阿波罗计划也报道的很少。据当时在人民日报海外组负责国际新闻报道的张德真回忆,《人民日报》没有报道,她是通过《参考消息》的编译新闻了解登月计划的。
据新华社高级编辑单樨回忆,1969年7月23日,《参考消息》以半版规模报道美国登月。1969年7月27日,《参考消息》上刊登了美“阿波罗11号”返回地球的报道。众所周知,当时《参考消息》的读者是“限制性”的,那时《参考消息》是革命干部和高等院校学生才可以读到的内部刊物。
所以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就这样错过了一个共同见证人类伟大成就的机会,更别说参与其中了。西方媒体也有这样的说法,“十亿中国人对科技方面如此重大事件竟然一无所知”。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当年34岁,正负责中国定向原子弹爆炸选址项目。带领一批人在新疆野外工作,他回忆:“‘阿波罗’登月后过了三四天,我才从电台里听到这个消息”。
欧阳自远说:“当时非常感慨,因为中国的太空探索尚无眉目,所以登陆月球无法想象。”科学家尚且被美国当时的科技震惊,可以想象普通中国人的闭塞。
直到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普通中国人才算对宇宙探索有了初步的概念。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的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时,向当时的最高领导人华国锋赠送了一件特殊的礼品——一块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
●挑战号爆炸,中国人第一次体会宇宙探险的残酷
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人见证了人类航天史上最大的一次悲剧。
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73秒钟后突然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被炸成碎片坠入大西洋,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第一次重大灾难,美国举国震惊。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等待有关这场灾难的详细消息。
不同于阿波罗登月计划在中国的悄然无声,当天,《美国挑战者号爆炸》的新闻放在了《新闻联播》的头条,时长6分钟。这是《新闻联播》第一次打破常规,把国际新闻作为头条播出。国家主席李先念于第二天打电报给美国总统里根,对美国航天飞机内7名宇航员不幸遇难表示哀悼。
透过新闻联播,无数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宇宙探索的冒险残酷。有网友说:“那年我五岁,不怎么记事的年纪,然而在爆炸的一瞬间,飞机碎片四处飞溅、燃烧的情景,相信即使再过一百年,我也无法将其从脑海中忘却。”
16年后的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了16天的太空之旅返回地球途中突然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那一天正好是中国的大年初一,中国观众从电视、广播、网络和报纸得知了这一消息。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第二天向美国总统布什致慰问电。
与此同时,民间却出现了许多幸灾乐祸的声音。网络上,有人把爆炸称为“喜事”。2003年2月13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文章《祭“哥伦比亚号”》。文章写道:“哥伦比亚号陨落,不仅是美国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七名宇航员为人类的航天事业献身,无论属于什么样的民族或国家,也无论持有怎样的信仰或价值观,只要是人类大家庭中健康的一员——具有理性、爱心、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们,都会对遇难的宇航员表示悲悼和敬意。然而,正如我们在一些网站上所看到的,竟然出现了幸灾乐祸的言论。有的将此称为谁谁谁的‘惩罚’,有的将此称为节日的烟花,如此等等。这些背离人类良知的情绪宣泄,体现的是狂热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狭隘意识,它亵渎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准则,泯灭了人类起码的爱心和悲悯,混淆了当今世界自由与独裁、文明与野蛮、人性和反人性之间的根本区别,从而为大多数国家和人民,为全世界所有具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们所鄙视和厌恶。”
同年,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杨利伟成为民族英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极大振奋。
媒体的发达,互联网的发展虽然打破了信息藩篱,但是那时普通中国人对太空探索的理解,并没有超越国别和民族。
●今天,中国人对宇宙显示出超越个人和民族的情怀
在笔者看来,真正让人意识到普通中国人对宇宙探索拥有非凡热情的,是一部美国电影——《星际穿越》。
《星际穿越》上映的时候,北美观众对此片评价不佳。但在中国它广受好评。一些城市的首映结束后,全场观众久久不愿离场,缓慢而庄严地鼓掌。许多人在观影前就开始做功课,恶补有关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知识,虫洞、五维空间、时空膨胀等冷僻术语成了都市男女茶余饭后的谈资。
影片中拯救了人类命运的精英,没有一张亚裔面孔,在一些美国观众看来,中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高度认同是难以理解的。而中国观众则似乎可以轻易将自己代入“人类”的主体位置,为地球上苦苦挣扎的几十亿人忧虑叹息。这和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结尾,年迈的主人公想象自己一百代之后的子孙在重获生机的地球上欢笑,激动得老泪纵横是同一种情怀。
中国观众期待被一种超越个人和民族的情怀所召唤和打动。
所以当新视野号经历了50亿公里、9年半的太空飞行,才有了与冥王星短短两秒的相遇时,中国网友陶醉于这样的故事张力和情怀。
所以当NASA发现第二个“地球”后,网友又马上投入了极其温情和浪漫化的想象,并毫不吝啬地对为人类探索做出贡献的人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