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拉克·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乔治·W·布什留给他的关塔那摩监狱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他一再表示将关闭这个建在争议地点的争议牢笼。但如何关闭、如何善后,200多名囚犯的去处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争议。中国已经明确反对德国接收关押在那里的17名“东突”分子。
尽管饱受争议,封闭的关塔那摩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尽管媒体可以申请前往报道,但记者们看到的都是美国官方希望和允许看到的东西。随着关闭日期的临近,加上美国解密的一些文件以及获释囚犯的回忆,这个被多部电影刻画的神秘基地逐渐地立体化。
“我吃早餐地方的300码外,有4000名受过训练的古巴人,而他们受训的任务就是要杀了我。”1992年的电影《义海雄风》中,杰克·尼科尔森扮演的上校冲着黛咪·摩尔扮演的女律师吼道。在黛咪·摩尔和汤姆·克鲁斯扮演的海军律师接受尼科尔森咆哮洗礼前,他们已经领教到了这个孤岛上的紧张气氛,开车接他们的士兵扔给他们每人一套迷彩服,“穿上它们,摘掉(白色)军帽,如果你们不想对面的古巴狙击手对你们产生特别兴趣的话。”
最显眼的美军基地
那时的关塔那摩的知名度就是美国在共产主义国家领土上的唯一军事基地。但10年后,当第一批从阿富汗运来的“恐怖嫌疑人”抵达之后,这里便成为了世人瞩目的一个焦点,用时任基地指挥官的莱斯利·麦科伊的话来说,它是“世界上最显眼的美国军事基地”。
关塔那摩美军基地位于古巴岛东南部的关塔那摩湾,面积117平方公里,其中78平方公里是陆地,39平方公里是海域。美军基地依海湾而建,通过两个渡口连接海湾两边的营房和设施,海湾西边一侧建有机场,每周从美国本土有两班军机飞到这里。东边一侧亦建有飞机跑道,不过目前似乎已不再使用。金属搭建而成的营房以及基地总部均设在东侧,此处还有一个小型的“市镇”—士兵和工作人员买东西、消遣的地方。世人关注的牢房也建在这里,守卫森严。“这可不是一个能轻易溜进来的地方。”时任基地副指挥官的马丁·卢琴蒂说。
“阶级敌人”美国能在古巴东部拥有一块落脚点的原因要追溯到殖民地时代。19世纪末,当古巴努力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时候,当时身处起义风潮的美国商人和种植园主要求美国政府出兵保护。于是美国派出了一艘战舰,但是该战舰在哈瓦那港口发生爆炸,导致260名水兵丧生。是意外、是恐怖袭击还是美国秘密情报人员制造的借口?答案至今不得而知。不过美国政府当时的反应却尽人皆知:他们打出“悼念美国战舰,让西班牙人见鬼去”的口号向古巴发起了进攻。由于西班牙人早被古巴起义弄得筋疲力尽,美国很快在关塔那摩湾挂起了自己的旗帜。1903年美国与古巴签署协议,租借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99年。1938年,该协议变成了永久性租借合同,每年租金只有4085美元。
1959年1月1日以前,驻关塔那摩湾的美国士兵可以尽情欣赏美妙的古巴歌曲《关塔纳美拉》,并且尽情享受关塔那摩美女,因为美军基地离附近的关塔那摩市只有20公里。但在卡斯特罗发动革命之后,美国大兵只能在梦里回味当年的情景了。古巴革命后,美军基地被隔离成一个“孤岛”。它和古巴辖区之间以一条军事分界线相隔,分界线两边各有一定范围的军事禁区。海湾东边一侧的基地三面环水,一面是卡斯特罗下令栽种的仙人掌林,它被美军士兵称作“仙人掌铁幕”,当地土地贫瘠,只生长龙舌兰和仙人掌。
卡斯特罗政府成立后,一直拒绝收取租金,并且要求美国交还这块方圆117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他们来说,美国的这块据点无异于插在古巴心脏的一把匕首:“美国人将古巴的国土非法据为己有。”
美古双方在军事禁区两边建起了高高的栅栏,刺网封顶,每隔一段距离就各有一个瞭望塔,彼此间的距离近得可以用小石头砸对方。据称美军把栅栏建高就是为了防止古巴人砸来的石块影响美军士兵睡觉。《国家地理》的女记者珍妮·罗尔斯顿曾登上美军的瞭望塔,透过粗得像树干的高倍望远镜,她看到的是一个年轻的古巴士兵正透过一个小一点的望远镜看着她。“我能跟他挥挥手吗?”她半开玩笑地问道,“不,女士!”她身边的美军士兵大声地回答道。尽管双方在几十年来一直相安无事,但相互提防的做法已经成为了士兵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至今日,美军士兵说话时仍然小心翼翼,防止古巴士兵看到自己说话时的口型。
在双方栅栏之间是恐怖的地雷带,这也是世界上密度最大的雷区,炸死过无数古巴人。美军上世纪90年代后期掘出了约6万枚地雷,不过美国人自己不能确信完全清除了地雷。
刑事殖民地VS社区
美军基地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是它的东北门。在通往基地的道路上,一块水泥碑上印着这样的一句扎眼的话:够胆就进去(Enter if you dare),而在马路另一端,一个类似的碑写着:有命就出去(Leave if you can)。不过,曾经有3500名古巴人在基地里工作,日复一日地从这条路进出。现在,只有3个古巴人—全部超过了75岁—每天仍游走在两个敌对的邻居之间。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军开始将关塔那摩基地的绝大多数军事设施和军事活动迁到美国本土或波多黎各的罗斯福海军基地。2000年,美军封存关塔那摩基地。所以目前,不包括囚犯,基地内的人员约有2600人,其中只有400余人是军事人员,其他都是军人家属和来自菲律宾、牙买加以及其他地方的合同工人。由于卡斯特罗政府切断了对基地水电的供应,美军自己建了大型海水淡化厂以及发电厂。
对一些人来说,基地里的生活宁静惬意。“这里不是一个刑事殖民地,它是一个社区。”麦科伊曾这样评价关塔那摩基地。
在金色的早晨,太阳从蔚蓝色的向风海峡升起;校巴在基地的路上缓缓行驶,接送上学的孩子。乡村音乐在基地里袅绕,而麦当劳餐厅则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很少有人锁门,因为犯罪根本不存在。
“你不能说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忙碌。”73岁的哈利·夏普说,他在过去的50多年中一直呆在基地的饭店、酒吧和俱乐部里,“我想说这里是个很不错的安身之所。”当然,对夏普而言或许是对,对驻守在这里的美国士兵却又是另一番情景,在他们看来,日子就像是枯燥乏味、不停重复的“土拨鼠日”。
而对那些在2002年及之后来到这里的囚犯来说,这里无异于地狱,尽管一些人觉得伙食挺不错。囚犯们可以吃到水果、肉类等组成的套餐,“一些人说他们从没吃过如此好的东西。”餐厅主管、一级准尉西尔玛·格拉尼森说,“很多人胖了不少。”
关塔那摩不是一个旅游胜地,但却被证明是关押囚犯的理想地点。它既不全是美国领土,也不全是古巴领土;美国禁止非法羁押嫌疑人的法律一度被晾在一边。
2002年1月6日,第一批主要由海军陆战队员组成的美军“联合作业160部队”飞抵关塔那摩,为建立拘留中心做准备。5天后,首批“敌方战斗人员”共20人从阿富汗押解到关塔那摩基地,接纳他们的是一个以最快速度搭建起来的简易的临时设施—“X光营”。由于X光营牢房近乎露天,记者甚至可以从古巴的一个山顶餐厅拍摄囚犯们的一举一动。2002年2月27日,一个名为“三角洲营”的全新拘留中心于破土动工。
三角洲营地囚犯被分成了不同的等级,按照2003年建立的一套奖励机制,那些合作的囚犯被转移到监管较松的囚室,这里被美军称做“希望国度”。他们穿白色衣服,与其他囚犯吃睡在一起,每天有9个小时的放风时间,还可以踢足球、下棋以及看电影。大多数囚犯穿着橙色囚服,关押在警卫森严的单人牢房里,牢房地面上画有一个箭头,指明了麦加的方向。这些比较顽固的囚犯每天只有30分钟的放风时间。最危险的人则关押在造价为1900万美元的超级囚室里,这里是所谓的第五区,“希望国度”是第四区,其他的则是一、二、三区。
最高峰时这里曾经关押了近700名囚犯,据报道,其中有一名囚犯还是巴林皇族成员。在美国联邦法院过问关塔那摩囚犯事宜过后,大批囚犯被释放或遣返回所属国(关塔那摩的囚犯尽管大部分在阿富汗被捕,但来自40多个国家)。美军审讯囚犯的一些细节也随之见诸报端。一些囚犯指责美军使用了残酷的审讯方式,比如殴打、羞辱和剥夺睡眠,这些指责在国际红十字会的报告以及美国政府内部文件中也得到了印证。“我们被描画成与阿布格莱布一样的地方。”马丁·卢琴蒂说,“但是我们不是阿布格莱布。”军方承诺将调查任何错误行为。
编辑:
贺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