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生讲话令人惊讶 赖斯猛压日本核冲动
2006年10月21日 16:26

美愿提供“全方位”保护

据悉,这次赖斯匆忙出访,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向日韩重申美国将在两国遭受袭击时最大限度地向它们提供保护,来打消日韩欲研制核武器保护自己的企图,缓解该地区的紧张局势,避免可能出现的核竞赛。赖斯启程前向记者表示,这次朝鲜进行地下核试爆“的确可能会使东北亚地区陷入动荡、不稳定的局势之中”,“对付朝鲜构成的安全威胁,方法是依靠我们与韩日之间强有力的同盟关系,它们对自己的安全完全可以放心”,“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要主动走出去,再次向日韩强烈而肯定地承诺军事保障的原因。这一举动至关重要”。

18日晚,麻生与赖斯会谈后共同会见了记者。赖斯严正警告称,一旦朝鲜对美国盟友日韩发动任何袭击,美将动用“全方位”的军事力量予以对抗。“美国的角色是确保所有国家、包括朝鲜在内,都十分清楚一点:美国完全承认并将充分执行它在美日共同防卫的有关协定中所负有的义务。”她说,“美国愿意也有能力扫除全方位的障碍——请注意,我在这里要着重强调‘全方位’三个字——以实现对日本的安全保障承诺”。对于美国的态度,日本也心知肚明。所以,在记者会上,麻生表示,为了日本以及地区安定,日美安保体制是不可缺少的。他说:“我与赖斯国务卿共同确认:在日美安保体制下,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将坚持美国对于日本防卫的承诺”。针对日本是否会拥有核武的担忧,麻生指出,日本政府现在完全没有新的核武装的想法。之所以没有核武装的必要,可以理解为赖斯再次确认了为了日本防卫,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将会切实启动的承诺。

日本拥核面临三大制约

从日本国内的情况看,日本要跨越核门槛不存在技术和经济上的问题,什么时候想搞都能迅速搞成。但是,一旦日本跨越核门槛,无疑是对核不扩散国际制度的公然挑战,将把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推向崩溃,并严重危害美国的利益、损害美日的同盟关系,也会影响东北亚的安全格局。美国国务院也担心,如果众多有着历史积怨的亚洲国家纷纷加入“核俱乐部”,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国家能控制亚洲地区的混乱局势了。

日本作为一个比朝鲜更为敏感的国家,要想拥核必须面对三大现实制约。

第一个制约来自中韩等亚洲国家及俄罗斯。日本至今尚且难以抚平与邻国关系上的伤痕,如果把核武开发列入日程,各国的反应可想而知。军备竞赛自不待言,大家恐怕会从根本上调整对日和平战略。

第二个制约来自美国的对日政策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说,日本对美国的军事保护存有一定的不信任感。而美国对日本同样也不放心,保持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存在,是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安排,既为日本提供军事保护伞,同时也是管住日本。看住日本,又利用日本制衡东亚,特别是东北亚的其他主要国家,是美国的基本思路。在美国的这种东亚安全布局中,核是日本最大、最敏感的军事禁忌。美国非常清楚,日本要是有了战略力量,肯定会离美国越来越远。在朝鲜上次试射导弹后,日本就曾有人提出,日本要在朝鲜下次发射导弹前,对朝鲜的导弹发射基地实施“先发制人”式的打击,结果被美国坚决地否定了。常规远程打击尚且如此,何况核武器!美国可以做出一些姿态来弥补日本的不安全感,但绝对不会允许日本有任何突破核禁忌的举动。

第三个制约也是最重要的制约,就是来自日本国内的自我制约。其中,一个是制度的制约,一个是人的制约。在制度上,日本战后推行了强制性的政治改造,建立了非军事化的制度框架,这不仅体现在和平宪法、“无核三原则”等国家基本法方面,而且渗透到社会体制的具体环节之中。核武试验要场地,对地方利益的损害是人所共知的。现在连美军基地都会碰到地方政府的抗议,何况搞核武基地。除非回到战时军事体制,否则,核武在日本缺少制度上的依据和保证。再看人的制约。日本是唯一受过核武攻击的国家。当年日本东海村核泄漏之后,日本各界反应极为强烈,日本民众的“核心态”可以想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高洪研究员说,如果没有朝鲜核试爆,核武器问题在日本国内根本就没有提出的可能性,连想都不用想,战后几十年走和平路线,和平思想,特别是反核思想在日本社会已经深入人心。但同时,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打击的国家,日本民众对核威胁极其敏感,所以,一些所谓的“战略派”政客才瞅准当前这个敏感时机抛出所谓“日本拥核问题可以讨论”的论调,其实,他们心里非常明白,即使现在讨论,反对日本制造核武的民意也会占压倒优势,对于他们来说,提出这个论调,就是打开一个口子,为今后日本往核门槛里踏制造一定的前期舆论。来源:环球时报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LX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