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专题 > 台湾二二八事件60周年 > 大事件•多重视角 > 正文 |
|
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27日到二二八纪念馆与受难家属座谈,马英九(右三)抱起小女孩合影。(中评网图片)
“二.二八事件”今天届满一甲子,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今天在台湾《联合报》发表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我永远无法遗忘抱起张安满先生的孙女时,她不到四岁的小小身躯,那轻盈如小燕子的重量,和她明亮如天使的眼睛。
“二.二八事件”六十年了,我们要给孩子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是要留下六十年的仇恨?还是一个希望的未来?我在心中不断自问。
张安满先生是二二八牺牲者张七郎先生的长孙。张七郎先生当年是花莲名医、县参议员、也是第一届“制宪国大代表”。在一九四七年四月四日夜晚,他和两个作医生的儿子一起被士兵带走,再不曾回来。第二天,他们被凌虐的遗体被发现埋葬在坟场的薄薄土层下。一个家庭,就这样破碎,生命再也唤不回来了。前年,我在他的坟前致祭,看到“两个小儿为伴侣,满腔热血洒郊原”的对联,眼泪止不住流下来。为什么当时的政府会犯下这种罪行,让这样美好的生命消逝……
不仅仅是张七郎,还有更多亡者,更多家庭,仍在暗夜中哭泣。这受伤的心灵,这六十年来的生命历程,是如此需要被聆听,被了解,但我们可曾放下政治符号,放下权力斗争,只是安静下来,静静聆听,让他们打开内心,让寂寞封闭的心,变得温暖起来?
过去这些年,正如每一个人都看到的,我已竭尽自己一切的可能,缝合“二.二八”的伤痕。然而推己及人,我心里明白,历史的悲剧如镜,碎裂之后不仅难以弥缝回去,而且总是扭曲的、变形的。我们已努力摊开一切可能的资料,设法找出真相,我们平反、道歉、补偿、建碑、恢复名誉,并庄严的纪念,但终究无法还给死难者生命,也无法为受苦的生者追回已逝的青春。
是的,补偿是不够的,口号是不够的。一如《圣经》马太福音说的:“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在仪式性的活动之上,我们更需要一颗悲悯互爱的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内心许诺,一定要让“二.二八”成为台湾的最后一场悲剧,绝对绝对不能再发生。
所有历史悲剧的发生,除了个别的人的特定错误、恶意和罪行之外,必定有相应的结构性社会条件。“二.二八”背后,今天我们知道了,有着全球性的二战和国共内战的背景,有台湾与大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差距,有族群间陌生的敌意和彼此畏惧、猜忌,还有就是贫富落差、阶级性落差所持续累积的不平和愤怒的空气,种种种种。如果这些可消除,历史的偶然冲突只是火花,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的烧成燎原大火。而不幸的是,六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因素依然一个一个出现在你我眼前,且随着民进党的七年执政有急速恶化的倾向。
尤其是战争。战争摧毁太多东西了,如英国的大哲学家罗素指出的,战争不仅破坏一切有形的珍贵东西,还让人心荒芜、残酷、黑暗,人命变得不值钱,道德和价值变得可笑而且危险。所以我们纪念“二.二八”,首先必须许诺:这是和平之日,是我们誓言对战争永远说“不”的日子。
我们还必须许诺,严正的对族群撕裂说“不”,让社会恢复生机。每逢选举,民进党就不断撕裂族群,让原本愈合的伤口,再度流脓出血,让社会伤痛不已。然而台湾何曾是一个族群撕裂的社会?当所谓的“外省人”都已经生到了第四代,还要被称为“外省人”,这样公道吗?清朝的移民者,难道愿意被称为外省人,直到四代以后吗?到底要生到第几代,才能不被称为“外省人”呢?当台湾之子每八个就有一个是外籍配偶所生的时候,我们还在计较六十年前的身份,这是缺乏胸襟与气度的大悲哀。而如果让这些政客继续撕裂族群,“二.二八”的族群冲突悲剧,就更有可能在台湾发生。这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我们要的是和谐的台湾!
我们还要许诺,坚持清廉政治,打击贪赃枉法。要知道“二.二八”发生当时,最鲜明的诉求即是“打倒贪官污吏”。如今的执政者,弊案连连,前所未见。红衫军之所以汇集百万人潮,难道不是为了“打倒贪官污吏”?台湾要避免贪污带来“国力”衰弱,社会混乱,唯有坚持廉能政治。我们应该知道,“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领导人特别要做为清廉的表率。
第四个必须许诺的,是政治必须民主,社会要更开放。“二.二八”给我们的教训是威权政治下的压制,会引发更强大的反抗。所以,人民要永远有权在“宪法”保卫之下表达意见、集会、抗争、示威,主政者必须以让人民动辄走上街头为耻,必须视之为自己没有做好分内的工作。政党和政党之间的竞争可以认真甚至激烈,但尊重在野制衡,是必须遵循的文明规范。而且有权者还必须有所不为,一时权力的竞逐不容许以破毁社会的美善价值为代价。
第五个要许诺的,是两岸必须和平、开放。民进党执政后,操弄“台独”意识,导致两岸紧张,美国不断出声警告。但另一方面大陆经济的崛起,已成为世界不得不承认的趋势。台湾如果要不被边缘化,又要改善两岸关系,唯有坚持台湾主体性,坚守“维持现状、台湾优先、和平共处、对等协商”四原则。而直航、三通等政策,则要加速进行,才能让台湾成为开放成长的岛屿,让下一代有稳定成长的经济环境,安居乐业,过上平安的好日子。让二二八当时的内战烽火,永远从台湾绝迹。
“二.二八事件”六十年了。我们不会遗忘历史,但历史之镜,是为了照亮我们未来的道路。如果我们还要跟孩子谈二二八,我们是要说六十年前的仇恨,还是指引未来的道路?
在孩子的眼中,我已经找到答案。
来源:人民网
编辑:
张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