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蒋介石杀害陈仪内幕
2007年02月27日 12:16投票数: 顶一下  【

一九五○年的一天早晨,在台湾台北。一位曾经是蒋介石的武将重臣的老人,吃完最后一次丰盛的早餐,被押赴刑场,他说:“向我的头部开枪。”原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仪从容就义。陈仪为什么惨遭杀身之祸呢?说法不一,这恐怕还要从汤恩伯说起。

陈仪是浙江人,跟随蒋介石征战多年,深得蒋的信任与器重,先后担任军界、政界重要职务。汤恩伯年少时,得到陈仪的指引和资助赴日本进军校。汤恩伯回国后投身军旅,经陈仪的提拔与推荐,汤恩伯得到蒋介石的重用。陈仪是汤恩伯的恩人,汤称呼陈为“干爸”。解放战争后期,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仪,写密信给担任京沪卫戍总司令的汤恩伯,说大势已去,不必糜烂地方,倒不如开一缺口让共军渡江。汤恩伯为了效忠蒋介石,将陈仪的信交给蒋。蒋介石阅后愤怒无比,认为国民党的惨败都是这些不忠的官员造成的。蒋下令汤恩伯逮捕陈仪,后押解到台湾等候处理。这是我从某杂志上一篇《陈仪之死》中读到的。其实,陈仪是否写了这样的信给汤,存在疑问。最近,笔者读了一位国民党高级官员写的回忆录,才了解到蒋经国告状,陈仪被处死的内幕。

一九四八年八月,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元券”以吸收民财之时,蒋经国奉命去上海监督兑换民间白银、黄金、美钞。蒋经国为此特在上海组织了一个“青年救国团”约数千人,分头逼迫人民兑换,并借故查究商人贩卖奢侈品。拘人、查封商铺,日有所闻。不肖之徒,乘机勒索,尤不胜枚举。不到三个月,金元券的币值已不能维持,人心惶惶,举国鼎沸,舆论尤啧有烦言。蒋介石见搜刮民财的目的已达到,为平民愤起见,乃下令撤销蒋经国的兑换机构,并令其率领“青年救国团”赴杭州候命。不久,蒋介石即“引退”下野。适此时美国有一批剩余物资(军火)运抵上海。一批黄埔系军官闻讯大喜,群起要求参谋总长顾祝同予以分配。顾向蒋介石请示,蒋坚拒批发。原来蒋经国意欲用这批美械来装备他的“青年救国团”。蒋介石自然不便一下就发给蒋经国,只叫顾祝同将该批军械运往浙江衢州,暂交蒋经国保管。蒋经国遂令其副团长负责执行。谁知这副团长是潜伏的共产党员,后来解放军渡过长江向浙、赣路急进,这批美械竟原封不动地转到解放军手中去了。

“青年救国团”在杭州无所事事。这批青年原本是乌合之众,良莠不齐,在杭州一带横行霸道,居民不堪其扰,纷纷向浙江省政府告状。省主席陈仪收到的人民控诉书不下数百份,正不知如何处理。适蒋经国由上海到杭州来向陈仪讨给养,说请陈伯伯多多帮忙。本来省政府的经费是有一定的预算,何况这“青年救国团”是私自成立的,并未向政府登记,这突如其来的数千人的给养,一时实不易筹措。据说,陈仪曾对蒋经国沉痛地说,我们既救国乏术,也不应尽情蹂躏自己的桑梓,吾人实无面目见浙江的父老。说完,从桌上拿起盈尺的控诉书递给蒋经国说,你看里面控告“青年救国团”的罪状,较诸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蒋经国接过来略为翻阅了一下,一言不发,转头而去。蒋经国素以“太子”自居,目空一切,今番不独有求不遂,反而碰了一个大钉子,怎肯罢休?乃气冲冲地到溪口去向其父告御状,难免添油加醋,说陈伯伯抨击“青年救国团”类似一群土匪,如此说来,经国是土匪的小头目,而爸爸就是土匪的大头目了。

蒋介石闻言,不假思索,即大发雷霆,立刻打电话给陈仪,把陈仪骂得狗血淋头。未等陈仪答腔,便把电话挂了。次日,汤恩伯便奉召到溪口,汤旋即到杭州将陈仪撤职拘押,浙江省主席一职由汤部第七十五军军长周磊接替。事有凑巧,那时有个闲散军官是陈仪和汤恩伯的小同乡,到省政府求差事,陈因无法安排,就写了一张便条,介绍给汤恩伯酌予录用。汤即捏造事实,谓便条之外,陈仪并致意汤恩伯说,大势已去,不必糜烂地方,倒不如开一缺口让共军渡江。这名闲散军官被枪决以灭口。这段骇人新闻当时曾被上海的各大报纸披露。

汤恩伯拘押陈仪之事发生于一九四九年二月底,正是蒋介石一九四九年元月第三次下野之后。此事的发生殊出人意外,李宗仁身为元首(代总统),对近在咫尺的浙江省主席被撤换拘押,直等报纸刊出才知道。时任行政院长的孙科亦不知此事。事后,蒋介石才打电话给孙科,要他在行政院政务会议上提出追认。此事表面上虽为汤恩伯所执行,背后全由蒋介石指使。汤的地位不过是京沪卫戍总司令,居然做出拘捕和撤换省政府主席的事来,实在太不成体统。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蒋介石每次下野总要杀大官以泄其胸中的积愤。一九二七年下野时杀第十军军长王天培;一九三一年下野时杀国民党著名左派领袖邓演达。一九四九年下野后杀陈仪也就不奇怪了。

来源:团结报

   编辑: 张帆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