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企业法人董兵
矛头开始指向安徽淮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更指向一个叫董兵的人。
董兵是安徽淮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2005年开始,董兵以淮信公司的名义收购阜阳市酿造厂。
“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没见过法人代表董兵。”职工刘桂兰告诉记者。
神秘的法人董兵在这场国企改制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2006年,淮信公司将酿造厂的土地转让给2007年成立、注册资金800万元阜阳成大房地产公司,法人代表还是董兵。
2006年12月8日,阜阳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关于安徽淮信房地产开发公司土地(原阜阳市酿造厂用地)问题的意见》。
该意见称,位于北京中路南侧,原阜阳市酿造厂和蔬菜食品有限公司划拨土地,由于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且负债累累,长期处于关停状态,根据阜阳政发【2002】75号《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颍泉区政府于2006年3月7日与安徽淮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承债式整体收购阜阳市酿造厂、阜阳市蔬菜食品有限公司收购合同》;市国土资源局2006年7月21日与淮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该公司于8月2日按合同缴纳出让金207.2789万元。
安徽淮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取得的42.84亩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现申请由工业用途改变为商住用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第八条“出让土地改变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的处理”的规定,经研究提出以下意见:1、由市规划局为安徽淮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确认规划涉及条件;2、根据规划设计条件,重新对该宗土地进行评估,经研究给予办理土地用途变更审批手续。
至此,董兵完成了酿造厂土地性质的变更。一块政府划拨的土地经过转手,变为可供开发的商住用地。
“根据阜阳市国土局规划的土地级别划分范围,我们厂土地属二级地,2008年4月份阜阳三级地招拍挂为288万/亩,我厂近45亩地招拍挂可以卖到至少1亿3千多万元。”一个老职工气愤地说。
为此,在拆迁过程中,工人不断到市政府上访,均无结果。
集资维权还是敲诈勒索?
2007年,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酿造厂100多名职工推选了6个职工代表:谢学芳、李怀富、张峰明、张永平、冯兆华、周军。
开始,这6个代表每人拿出2500元,共15000元,加上其他职工凑的钱,一共3万多块钱,正式踏上上访之路。
“我们6个人出面,去省里面找关系,上访,印资料,找律师。”张峰明告诉记者,“我们要求全体工人要有口饭吃,要上岗。”
张峰明告诉记者,前期的3万多块钱,都交给谢学芳管理。
后来又开始陆续兑钱,经过几次兑钱,每人共兑钱1000元,酿造厂100多名职工一共兑钱10万余元。
而让这些职工代表没想到的是,这10万多块钱却带给他们数月的牢狱之灾。
2009年2月16日下午,职工推选的“维权代表”谢学芳、李怀富、张峰明、张永平被传讯到泉河派出所,次日下午被刑拘。
2月19日晚,职工冯兆华家被搜查,5名派出所人员拿走存有4万元“维权资金”的存折及上访材料,接着又将管理“维权资金”帐本的冯兆华刑拘。
记者在《拘留通知书》上看到,冯兆华“涉嫌窝藏赃物”,谢学芳、李怀富、张峰明、张永平四人“涉嫌敲诈勒索”。
随后,5人被羁押在阜阳市看守所。
2月26日,阜阳警方发出了《通缉令》:“周军伙同杜运兴组织策划谢学芳、李怀富等人,在泉北社区以强行谩骂酿造厂职工诈取钱财7~8万元,伪造隐匿现役证据,现在逃。”
按照当地官方的说法,维权代表数次向职工收取“维权资金”10万余元。收取最多的一次,是2009年元月。当时,政府给工人补发1998年至2006年的生活补助费时,几个代表在发钱现场,等职工领到手后向每户收取几百元、上千元不等。有的人不愿给,他们就采取谩骂纠缠等手段收钱,所以有人举报他们敲诈勒索。
记者在采访时却得到了一个不同的回答:“2008年我厂大多数职工召开职工大会,自发选举代表,自愿出钱委托职工代表进行维权,维权的所有花费都是征得职工的同意,职工代表也定期向我们公布花费的情况。”
作者:
朱文强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