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书记到郑大讲国学 2小时24次引经据典
2006年12月20日 09:40投票数: 顶一下

现场提问“仁义礼智信”

一“开课”,徐光春先给学生们提了个问题:“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有自己的荣辱观念,谁能讲讲咱们中华民族都有哪些传统美德啊?”

话音刚落,学生们就纷纷举起手来。

“好,小伙子,你说!”

台下一位手举得高高的男生站了起来:“传统美德是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用来规范大家行为的道德。”

徐光春微笑着看着他:“嗯,有道理,但有些笼统,还有谁能讲讲?”

另一位男生站了起来,答道:“传统美德就是仁、义、礼、智、信。”

“非常对!”徐光春点点头,并鼓起了掌。

[授业]

24次引用古籍名句

讲到“仁、义、礼、智、信”,徐光春拿起一支铅笔,在“教案”上一边批注一边讲课。

“仁”是关心、同情、仁爱的意思。孔子有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也就是说,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能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义”是正直、道德之意。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就是要大家坚守正义。

“礼”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记载,比如,《礼记·表记》中就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之说。

“智”是才能、知识。大家最熟悉的《论语》中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讲,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孔子说过:“人无信而不立。”春秋时期的晋文公称“信”为“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信,即诚实守信,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两个小时的演讲,徐光春从《尚书》、《诗经》谈到《中庸》、《论语》,涉及孔子、孟子等十几位古代思想家,讲到动情之处,总情不自禁地挥起右手。

郑大历史学院三年级的董璐数了一下,徐光春“一口气”引用了24次古籍名句,“比我们上历史课教授讲到的还多”。

   编辑: cz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