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叶剑英(右一)
叶剑英是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文革前并不受重用,一场文化大革命使叶剑英的政治命运发生逆转。但1968年的“二月逆流”也使叶剑英“靠边站”了一段时间。由于档案尚未完全解密,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单世联参照现有公开发表的论著,讲述了叶剑英的这段经历。
1966年1月,叶剑英被任命为军委副主席,不久取代罗瑞卿兼任军委秘书长,并成为军委常务副主席;在同年8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又进入书记处和政治局,一度与徐向前(军委文革小组组长)一起具体领导军队文革;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叶剑英取代林彪主持军委工作;1973年成为中共副主席;1976年10月,叶剑英参与领导了抓捕“四人帮”的斗争,直到次年邓小平复职之前,他是中共中央惟一的副主席,声望达到顶峰。
作为文革中军委两次改组的受益者,叶剑英的政治命运直接取决于毛泽东的态度。1965年下半年,旨在清除罗瑞卿的计划开始实施,其机密程度,包括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和军委第二副主席贺龙都蒙在鼓里。1966年3月批罗会议期间,叶剑英是主持会议的七人小组成员之一;当毛泽东准备与林彪决裂时,差不多处于流放状态的叶剑英又一次进入权力中枢。1970年庐山会议后,叶剑英被任命为陈伯达专案组组长周恩来的特别顾问,并实际参加政治局工作。
导致1968年叶剑英“靠边”的直接原因是“二月逆流”。1967年1月22日,毛泽东接见参加军委扩大会的代表,听取了军方将领对文革的意见,对他们受到的委屈以及因此而来的不满感到震惊。毛泽东在会议的插话和讲话中,自始至终都同情军队的将领,一再声明不能冲击军事机关,并对一些过火行为提出了批评。
这一安抚,显然鼓舞了叶剑英等人,他们“大闹怀仁堂”,向“中央文革”发起抗争。2月11日,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政治局碰头会。会上,叶剑英怒斥中央文革一伙:“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
叶剑英还说:“上海夺权,改名上海公社,这样大的问题,涉及到国家体制,不经政治局讨论,就擅自改变名称,又是想干什么?”
叶剑英又问陈伯达:“我们不看书,不看报,也不懂得什么是巴黎公社的原则。请你解释一下,什么是巴黎公社的原则?革命,能不要党的领导吗?能不要军队吗?”
2月11日晚,叶剑英向毛泽东汇报白天的争论,毛泽东表态说:“此事我已经知道了,你的对。”似乎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