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英:为什么底线道德会被重压在金钱之下

打捞尸体船主打破道德底线

在我看来,湖北荆州事件中,打捞尸体船主的行为完全违背了道德底线。不要说“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被践踏了,我看任何主义都不能容忍他们的行为。这些人的道德比“大场合围观者道德”要卑下无数倍。

在当时的情形下,有大学生下跪求救,且打捞船主最有条件施救;如果不救,社会压力非常明显,但他们还是不为所动。这种情形,连资本主义国家的心理学实验也不容易发现。这种现象发生在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国家,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依我理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应该是超越“大场合围观者道德”、崇尚高尚和牺牲的价值。这种价值在任何国家都会受到赞扬。任何国家都希望自己的国民超越“围观者道德”,做一个前述第二种类型的高尚的人,不惟社会主义如此。

有人说,打捞船主的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原则,我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当然是等价交换,而交换的反复进行必然在社会上产生诚信的社会风尚。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前提是尽可能地降低交易的成本,其中包括道德风险产生的成本。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会支持道德完善的。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许多事情做得很好,但并不是靠市场交换。这也包含了一种信念:世界上总有些事情是不可交易的。由道德底线确定事情不可交易;超越道德底线以后,如果用交易的办法确定一个人给共同体的贡献,也谈不上高尚。一个共同体为个人服务,个人给共同体“纳税”,这里头有了守法公民的义务,谈不上高尚。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民参与各类共同体,并可能向它们作出财物贡献,堪属高尚之举,其中,并没有金钱交易的含义。

如何守住道德底线

前面已经说了,我们希望在我们这个社会,大部分民众的道德能超越“大场合旁观者道德”,有一点高尚的情操。至少,我们绝不希望有很多荆州打捞船主那样的无良之人。动辄张嘴要钱,做任何事情都要看钱多钱少;如果没有钱,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也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人少吗?从最近舆论看,这种人不少。荆州打捞船主在小场合之下不仅做了“旁观者”,突破了道德底线,还出言恣肆,以为社会道德标准向着自己,向社会良知发起挑战。我们的确应该认真思索,究竟为什么道德底线被重压在了金钱之下?

首先,我以为需要反思我们体制方面的弊端。我们国家缺乏自治传统,相应地,有些人也缺乏共同体的责任感,特别是缺乏家庭之上的社会共同体责任感。特别在改革开放前,公权一统天下,满足了心理学实验中的“大场合旁观者道德”存在的条件,滋养了人们依赖公权解决一切公共问题的心理倾向。公权过度扩张,不是在培养人们的公共意识,相反,却助长了人们推卸责任的小民心态。在社会自治程度比较高的情形下,人们的公共责任有了大小之分,而不会总是存在雷同的“大场合旁观者道德”发生的条件。改革开放使我们在竞争性的经济领域有了分权和多元化,但公共领域的分权程度还比较低,而道德问题正发生在公共领域。所以,深化公共领域的改革,不断增强社会的民主程度,尽可能地下放过度集中的公共权力,广泛推进社会自治,有利于人们的道德升华。

其次,鼓励国民守住道德底线,并争取做一个高尚的人,需要一个社会集团来起示范带头作用,而不是仅仅树立少数几个模范人物。从一些社会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国家看,公共部门的官员最应该发挥示范作用。在官员集团中,不仅仅应有少数几个焦裕禄、任长霞式的观赏形象,而且应该让整个官员集团在总体上成为高尚行为的示范,至少,他们应该是能守住道德底线的人。然而,在目前形势下,人们似乎不敢有这样的奢望,只要官员们不搞腐败,民众就要烧高香了。毋庸置疑,教育官员克服官僚主义,不搞腐败,至少做一个守住基本道德底线的人,有助于匡正社会风气。

最后,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惩罚失德行为的意义。对于“大场合旁观者道德”,社会舆论不应该熟视无睹,而应该提倡人们提升道德底线,尽量做一个有点高尚情操的人。对于“小场合旁观者失德”行为,社会应该谴责,影响恶劣的应该给予惩罚。失德行为发生在公务人员身上,应该给予重罚。

在以上三个方面要获得进步,可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们的社会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我们的国民道德也处在历史转变过程中。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道德标准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认真做事,特别是政治家们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改革,我们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党国英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