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式养老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农
2009年08月06日 13:32央视新闻1+1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主持人:

刚才胡晓义副部长已经讲了新农合和老农合的区别,咱们不妨再仔细分析一下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白岩松:

比如说在PPT上,蓝色的是老农保。过去咱们首先说的是一个筹资渠道,筹资渠道是基本上以个人缴费为主,虽然后面还可以再加一行字,集体是辅助,国家出政策,但是出政策跟直接出人民币,这是两回事,所以基本上以个人缴费为主。那么就有点表现形式用胡晓义副部长的话来说,最后你去支取的时候就有点像自我储蓄模式,它的问题来说就比较脆弱,再一个,受农民经济能力的影响。

好了,我们现在来看新农保的概念,到了新农保的时候,一下子出资方不一样了,增多了,在个人缴费的同时有集体的补助,集体的补助更多的是指的村子里面,大家的财力比较不错,也能给补一部分。但是我觉得这一次最最重要的在这一块,在政府补贴相结合,虽然是相结合,但是它的核心却恰恰在于政府补贴,政府补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地方政府跟中央财政直接拨款,直接落到每一个有可能进入到新农保的人头上,这就有了一个底线的保障。最后等于在你的一个账户里就会出现两笔钱,一笔钱是绝对旱涝保收的,永远会得到,就是用国家的这种行为,以政府补贴的方式,直接落到你的人头上的,这笔钱是固定的。另一部分是由你个人出的钱,虽然带有一定的自愿原则,但是我相信会有一个慢慢的增长,加上集体的补助,共同进来。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跟老农保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过去是你自己的事,政府出政策是支持你,现在政府直接参与其中,并且起到最重要的夯实基础的过程。

主持人:

保底了。

白岩松:

保底。

主持人:

政府保底。

白岩松:

对。

主持人:

换句话说,如果是从2009年开始这个试点,一个农民他将要得到的养老金的话无就是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自己出钱,再一个是国家出钱,国家出钱,地方要是富的话,也可以再多出一点钱。

白岩松:

对,这个地方其实从现在字面上的角度来说理解的是一个集体,你所在的这个村子里头,也可以更多地出钱。包括个人,由于这种贫富差距的不同,你可以更多地出,这样基数就是水涨船高。

从现在的角度来说,为什么今年要开始实行新农保的试点,其实不仅仅是今年因为两会的时候,温家宝总理已经明确地提到这一点,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包括很多农民工接续的问题。

一方面,其实我们可以看其他的一些数字,目前据2006年6月份的时候所显示的数字,现在在中国的农村,超过60岁的人口已经过了一个亿了,首先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还有一个,虽然从80年代就开始试点,慢慢地去推广,去前进这样一个过程,但是到了新的世纪,2003年尤其开始大范围启动的新农合,就是新的农村合作医疗,短短不到六年的时间,也是在昨天记者招待会上说,现在整个参保数已经超过了90%,汇集到了8.3亿的农民,有了新农合做一个基础,更为这一次推出新农保,就是养老保险这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支撑。

另外一点,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大的背景就在于说,我们要让改革,要让老百姓去分享所有的这样一个成果。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人的一生,不管你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生老病死永远无法回避。由于新农合,由于农村直补、取消皇粮国税等等,使生,使病,都得到了很大的支撑,那么涉及到老的时候,这个时候新农保慢慢成长起来,人的一生就会不管你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会得到很大的一种保障,我觉得这是新农保在目前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包括政府作为着力打造的一个重要的背后的动力。

主持人:

安心才能够稳定。我们看十七大报告里面就说2020年以前,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果从今年开始试点,10%这样的试点范围,可能到2020年之前恰好能够全部覆盖。

白岩松:

但是我先举一个个人感受的例子。在2003年的时候,当时出台了新农合,也就是农村合作医疗这样一个开始试点之后,当时我采访了陈锡文,当时即使我们最乐观地去估计,可能恐怕也不会去想到,仅仅六年的时间,进入到新农合里头已经90%多,惠及到八亿多的农民。因此面对这回新农保,虽然在十一之前要开始试点,而且从2000多个涉及到,包括农村县里开始试点,要选10%,大约有200多个县开始进行试点,但是速度一定会比我们想像的快。一方面是国力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速很快,我们到去年年底六万多个亿这样的一种收入。另一方面,大家的意愿,有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做基础,大家看到了、尝到了甜头,它的发展速度也会更快。

所以今天不妨可以大胆地以新农合作为一个参照系的话,我觉得未来新农保,也就是在农民养老金这方面的成长速度恐怕到不了2020年,就会比我们想像得更快地去普及到更多的人。但是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只是一个普惠式的,只是说让更多的人去保一个底,织起一个安全网,不意味着立即就可以拿到特别特别多的钱,甚至从明天开始就拿到钱,副部长也说不可能。我觉得怎么说呢?让大家不饿,饿不着,这需要国家财政、政府财政的投入,想要吃得饱和吃得更好,那就需要集体和个人,将来随着收入的增多,慢慢增量的部分增长得更快,这样加在一起,才能用国家守住底线,然后个人和集体的成长,让我们吃好和吃饱,在养老方面。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