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哥萨克传统文化教育一瞥
2008年08月28日 15:08人民日报 】 【打印

在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的乌克兰,曾经生活着大量的哥萨克人。然而今天却只能在舞台或节日的集会上看到这些用军刀铸就辉煌的勇士们了。为了传承哥萨克文化,乌克兰西部赫梅利尼茨基州的一所乡村学校创造性地将这一传统文化引入到素质教育中。

大拉多戈希是个只有400余人的小村庄,村里唯一一所学校的校长由“阿塔曼”(即哥萨克营地首领)伊万大叔出任。伊万告诉记者,哥萨克是一种军事团体。“哥萨克”意为自由的人,也被称为“靠打仗为生的人”。尽管哥萨克人的后裔如今不再靠打仗为生,但他们所崇尚的爱国、诚信、敬老等优良传统仍在延续。

两年前,在老师和家长们的帮助下, 大拉多戈希村学校的60多名学生共同建起一座依山傍水的哥萨克营地。营地用白色的木栅栏围起,营地中央矗立着一座瞭望台,几间漂亮的木屋是孩子们的活动室。每天放学后,他们都要到这里来学习哥萨克人的传统技能。

伊万说,将哥萨克人的传统文化引入学校的素质教育使孩子们身心受益。作为哥萨克人,要身体强,本领高。为此,学校开设了各种哥萨克文化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男孩子应能骑在没有马鞍的骏马上疾驰,表演空手翻和倒立行走,制作精致的板凳和木剑,驾船捕鱼并用篝火为客人烹饪鲜美的鱼汤;女孩子则要学会编织篮子,缝纫精美的哥萨克传统服装,用传统的土灶台做出可口的红菜汤和特色甜点,采集山上的草药配制具有保健功能的茶饮。

按照哥萨克的传统,营地成立了哥萨克委员会,推选出类拔萃的孩子担任首领、法官、司库官、文书官等职务,管理营地的各项事务。通过这种集体生活的锤炼,培养了孩子们团结互助、诚信守纪的美德。营地内有争议的问题都由孩子们通过委员会会议共同解决。在这里,做错了事,受到的最严厉惩罚是取消佩带哥萨克传统毡帽的资格。在营地失去毡帽,就意味着没有资格行使表决权。不过,一旦犯错的孩子改正错误,得到同伴们的原谅后,哥萨克委员会又会恢复其佩带毡帽的资格。

该校所在的伊贾斯拉夫市主管教育的官员纳塔利娅认为,将哥萨克传统文化引入学校的素质教育,不仅使孩子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技能,也使他们逐渐具备了坚毅勇敢、富有爱心、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优良品质。(人民日报基辅2008年3月17日电 记者 谭武军)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