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抗战] |
参与烈士名单搜集和整理工作的万永熙老人
晚年的寻找
因为父亲的缘故,华建宁十分了解寻找和确认烈士名单的不易。当年曾与美国人一起飞越驼峰航线的经历,使华人杰成为发起寻找抗日航空烈士名单的关键人物之一。
“当时是1992年,我父亲跟王坚商量要为抗日航空烈士立碑,然后就开始找烈士名单。”活动很快得到北京航空联谊会、南京航空联谊会等机构和个人的支持。“父亲在北京航联会工作了13年,非常投入。他为推动、组织在南京、昆明、桂林修建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等纪念地做了大量工作。作为子女,我们开始都认为建碑只是一种想像,根本不可能实现。我们也不太希望老人家这么辛苦,何况他们也没有钱。但是父亲说,没钱也要办大事……”华建宁说。
据陈立诚回忆,美国飞虎队协会、俄罗斯老战士委员会等都参与了名单搜寻工作,中国的名单则以来自台湾方面的资料为主。“苏联烈士当时有完整的档案,相对好确认,而中美的名单比较凌乱。”由于确认名单需要详细的资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籍贯、参战时间、牺牲地点等等,所以整个工作冗长而庞杂。在中美烈士名单搜集过程中,夏华(音)和万永熙起了很大作用。
夏华也是北京航空联谊会成员,她的丈夫1946年6月曾作为副驾驶参加国民党起义,驾驶B24轰炸机飞奔延安。“当时台湾有一本《忠烈录》,记载的都是牺牲的很有名的飞行人员名单。”这本小册子,加上当时一些健在的老飞行员的回忆对照,成为夏华确认中国航空烈士名单的主要来源。陈立诚说,此后经过北京航空联谊会的审查,再送到南京建碑委员会,“一关一关地过”,最后于1994年8月30日最终确认第一批中国航空烈士的名单。
与中国烈士相比,美国烈士名单的整理更加复杂。“联谊会委托陈香梅到美国国防部去问,华人杰也亲自去美国国防部数次,发现美国官方虽然有资料,但没人整理。”因为英语好,万永熙被华人杰请来负责收集美国烈士名单。
一个名叫Chick Marrs Quinn的美国女人出了一本书,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作者的丈夫1945年2月牺牲在印度飞往中国成都的途中,这位妻子后来花9年时间收集资料,并在1989年出版此书,详细记载了美军在中国、缅甸、印度战场上每架飞机出事的情况。“我就根据这个资料,以及华人杰跟美国的来往信件查,一点点确认。”1月5日,万永熙老人将保存的原始资料拿给《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看。
一张张已经泛黄的纸上,密密麻麻的英文记载着烈士姓名、职务、牺牲日期、部队番号,以及牺牲过程等等。每个烈士占据一行,他们的名字就静静地凝固在那里,仿佛诉说着半个多世纪前的烽火硝烟。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相关新闻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