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竞争:人类第一次太空出舱活动回顾(组图)
2008年09月26日 16:04中国经济网 】 【打印

太空生活

完成太空行走后,他突然发现因为航天服发生膨胀自己有可能无法返回飞船了。它的活动也对由别列亚耶夫控制的航天器产生了影响。此外,穿着航天服长时间的行走也使他感到很疲惫,因为每个动作都需要付出比在地球上多得多的努力。抵抗航天服的压力更使他疲惫不堪。但是,即使这样,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当他通过耳机听到莫斯科广播电台在报道有一名航天员正在太空中自由活动,他还在想,这个人是谁,后来他才意识到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是我自己!一瞬间,他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列昂诺夫就这样凭借他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实现了这次划时代的壮举。

◆第二折:险些回不了座舱

12分钟后,列昂诺夫准备结束出舱活动返回座舱。这时,汗水流进了他的双眼,航天服也因为膨胀得很大,以至于无法进入舱门。按飞行规则,航天员在采取自救措施前必须向地面指挥部请示报告。列昂诺夫知道,要让航天服体积变小就必须调低生命保障系统的气压,地面指挥部在同意这一建议前肯定要详细研究他此时的心电图和各项生命指标。虽然氧气还可持续30分钟,但是照明系统只能再工作5分钟。在黑暗状态下,航天员返回飞船将更加艰难。

于是,列昂诺夫果断地调低了生命保障系统的气压。但是当他将头伸进气闸舱时又发生另一个问题。因为按规定程序,他应该先进脚后进头,然而列昂诺夫是头朝前进入飞船的,他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手中的摄像机万无一失,但他不能在圆筒形的气闸舱中将身体转过来关闭身后的舱门。他反复弯曲自己的身体,想将身体转过来,但都无济于事。该舱断面直径只有120厘米,而膨胀的舱外航天服直径达到190厘米。列昂诺夫拼命旋转着身体,此时他的心律达到每分钟190次,体内温度也急剧升高。情况紧急,他不得不冒着患减压病的风险,再次调低航天服内的压力。最后终于转过身来,将气闸舱的舱门关闭上,对气闸舱重新加压,并回到飞船座舱中。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