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和几位同志在一起讨论外交政策。我认为,事实上,几年来我国的外交政策有了很大的调整,不过这个调整是逐步完成的。最大的调整是明确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另外放弃了“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看法,并把和平作为外交政策的目标,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总原则。
十二月二十九日星期六晴
邓小平同志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国际形势时指出,战争的危险始终存在。过去我们强调战争的危险,现在有了一些变化,就是和平的力量发展壮大,不仅第三世界,而且东欧、西欧都反对战争。关于中苏关系,我们非常赞成打破僵局,努力增加接触。僵持总不是办法。
1985年
出任中苏混委会中方主席
二月十五日星期五天气转寒冷
今天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由我出任中苏经济、贸易、科技合作混合委员会中方主席。据悉,苏方55岁的部长会议副主席塔雷津任苏方主席,他是搞无线电专业出身。
赴莫斯科参加“葬礼外交”
三月十一日星期一晴
苏共中央总书记契尔年科10日病逝,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新的苏共中央总书记。今天我在合肥参加治淮工作会议,突然接到通知,中央确定由我代表中国政府去莫斯科参加契尔年科的葬礼。
三月十二日星期二
上午9时半,从合肥机场乘专机回北京。经研究,在此次参加葬礼活动中,在适当场合会见苏联领导人。
晚上8时,在首都机场乘专机起飞前往莫斯科。代表团团员有副外长钱其琛、外交部苏欧司副司长戴秉国、中国驻苏联大使李则望(已在莫斯科)。吴学谦外长前来机场送行,苏联驻华大使谢尔巴科夫也来送行。莫斯科时间晚10时到达。苏联方面由一位部长会议副主席迎接,陪车的是外交部部务委员、第一远东司司长罗高寿(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显然是低调的。在车上,我告诉罗高寿,如能会见苏领导人,我有些信息传递,但没有指明要见谁。我觉得,中国已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一条线”的政策,改善中苏关系有利于增加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回旋余地。我被安排住在莫斯科旅馆,而不是政府别墅。
李则望大使告,美使馆说已到莫斯科的布什副总统和舒尔茨国务卿希望明天上午会见我。我们答复美方说,明天日程太紧,以后见面机会很多,这次就不见了。
法新社就我将参加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的葬礼一事评论说:
56岁的李鹏是搞经济和技术的,被认为是中国正在上升的明星之一。李鹏的参加既符合礼仪上的要求,又不会把中苏关系的水平提高。戈尔巴乔夫继任总书记不大可能预示中苏关系眼下就会发生变化,预料经贸合作将增加,两国将在关系正常化的缓慢过程中继续作出努力。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