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智库:中国海军比美军更适于东亚区域作战
2009年12月28日 08:28东方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护卫舰] [中国军力] [潜艇]

欧洲学者指出,中国虽然在航母、驱逐舰等方面落后于美国,但在潜艇和护卫舰方面已经开始赶上。

尽管如此,中国在索马里沿岸行动仍有其危险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们必然会想要了解中国海军是否会尝试营救被劫持的中国商船。如果中国海军的营救行动失败或以交纳赎金告终,就会对中国负面影响。换句话说,中国在亚丁湾有军事存在比其是否行动重要得多。所幸,目前中国在非洲海岸的行动与美国和欧洲的利益相一致。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所有国家都应预防海上紧张局势,确保和中国的合作能够继续进行,而且应该尽快消除可能引起此类冲突的压力。

中国增强能源独立性可避免海上冲突

报告称,随着中国海军力量的不断增强以及保护国外能源供应需求的日益上涨,如何避免引发海上冲突便成了当务之急。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中国的能源独立。如果没有在本国海域外行动的理由,那么中国便没有理由发展洲际间的海军力量。同主要工业化国家不同,中国应当认识到依靠本土能源才是其国家利益的根本。而且,中国还必须在短期内促进本国原油的生产,并在较长时期内发展可再生能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获得能源独立后,国外能源供应商向东方国家输送能源压力便会降低,而这会对美国及欧洲产生有利的影响。

报告指出,避免海上冲突的另一个方法便是重新规划中国获取能源的海上供应线。避开那些问题丛生的海上航线也将有助于减少中国对能源安全的关注。中国应该迅速完成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输油管道,并在欧亚-小亚细亚地区修建更多石油及天然气输送管道。

对此,有人或许会说,如此以来海洋上的安全困境就可能会转移到陆地上;中国会把更多集中在陆地及空中,而非海军力量上。虽然很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是冲突的类型会发生变化,所涉及的对象也会增多——包括俄罗斯以及东盟,甚至还有欧盟。而中国能源供给链里所涉及的对象越多,其需要开展合作的对象也就越多。而中国扩充的海军力量只会在中美两国间引发紧张。

此外,唯一的另一条陆上供给线路便是完成源自缅甸实兑满市的一条输油管道,如此以来运往中国的能源便无需通过马六甲海峡。而且,这样也能增加中国在缅甸的政治影响力。

因此,短期来看,中国需要确保更多陆上能源供应线,以便从与中国相邻的地区获取本国所需的资源。而从长远角度考虑,中国的能源政策应该集中在寻求能源独立上,从而降低与美国爆发海上冲突的可能性。(编译:春风)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