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眼中的汶川地震:那一刻想到9·11
2008年05月16日 09:38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 】 【打印

“那一刻,我想到了9·11”

地震发生当天,不仅震中的汶川音信全无,100余公里外的成都对外通信也一度中断。因此,很多在华工作学习的外国人及外国游客,成了外国记者了解信息的第一来源。

在北京LG大厦内,一个曾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加州生活过的商业咨询顾问告诉美联社记者,自己虽然经历过地震,但7.8级“应该是最强烈的一次”。

此时,成都市民们正在为无法与外界顺畅联络伤脑筋。来自中国移动部门的信息表明,当时的话务量是平时的10倍以上。不少外国记者纷纷独辟蹊径,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成为他们采访的重要方式之一。

美联社记者就通过短信采访了一名在成都的以色列学生,得到的信息是:“所有人都在大街上,医院的病人被转到了外面。”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也以电子邮件采访了在成都上班的新加坡电脑系统员工林倍生,后者表示,当时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所在的大厦会不会倒塌”。

对灾难的惶恐,让很多外国人产生了恐怖的联想。一名在成都的外国人在地震发生后,冲刺跑下18层。他对法新社记者说,那一刻他只想到了“9·11”时纽约的世贸中心,“有人跑掉了鞋,有人摔倒了再爬起来”。 

“每隔5到10分钟,就有鞭炮声响起”

“9·11”已成往事,汶川大地震却近在眼前。位于成都和汶川之间的都江堰市,曾因一项著名的水利枢纽闻名世界。如今李冰父子的塑像依然高高耸立,但包括一所中学校舍在内的多栋建筑已经变成了废墟。

星期二(13日)的聚源中学,尖利的鞭炮声伴随着亲人们悲痛的哀号,泪水在很多人脸上有声或无声地流淌。由于教学楼倒塌,数百名学生被困在废墟里,生死不明。

当天黎明时分,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贾米勒·安德里尼抵达了这所学校,在他的视线所及,一些家长们都在绝望地哭叫着,母亲坐在成排的尸体前。每当有新的尸体被抬出来,周围的人都心情复杂地拥上前去,他们是在确认那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一幕。”贾米勒说。

“每隔5到10分钟,就有鞭炮声响起。”燃放鞭炮驱魔是一项传统,身为外国记者的贾米勒注意到了当地的这个习俗,在他采访期间,每当有一个孩子的尸体被找到,鞭炮就会悲怆地鸣响。

《纽约时报》记者也感受到了聚源中学的悲伤,在这名记者眼中,那所学校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面貌。没有耸立的楼体或成型的墙壁,只有瓦砾废墟深深陷入泥地中。一男一女从瓦砾堆边走开,男子把女人抱在怀里,而女人在哭叫着,“我的孩子死了!死了!”

无辜的孩子,是赶到现场的外国记者最关心的群体。他们通过文字和手中的镜头,毫不吝惜地记录着一个个如花生命的画面:有的在痛苦地求救,还有的已经提前凋零。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晓德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