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新攻击核潜艇部署珍珠港 针对中国意味明显
2009年07月24日 09:16东方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核潜艇]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SSN774)是美国一种高性能、低价位的新一代潜艇,它能够对付敌方的各种威胁,既能实施传统的远洋反潜、反舰作战,又可以用于浅水作战环境中的多种作战行动,包括攻击式/防御式布雷、扫雷、特种部队投送/回撤(美国先进蛙人输送系统规划)、支援航母作战编队、情报收集与监视、对陆攻击等。该级核潜艇装备的主要武器有MK48-5型鱼雷、“鱼叉”反舰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小型反潜鱼雷和水下运载器,雷弹携带量为38枚。

“夏威夷”号是第三艘新一代“弗吉尼亚”级潜艇,其总造价25亿美元,排水量为7800吨,由通用动力公司电艇部门和诺思罗普·格鲁曼纽波特纽斯船厂联合建造。该艇长377英尺,宽34英尺,潜航速度超过25节。该艇所采用的反应堆装置使该艇在计划航行时间内不需要重新补给燃料。与该级前两艘潜艇相比,“夏威夷”号在隐身性能、监视能力以及特殊作战能力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拥有能够容纳多达9名海豹突击队员的封闭舱,这有助于实现美海军多任务作战要求。

在从美国本土驶往珍珠港的途中,该艇就充分展现了其穿越狭窄水道的能力。据“夏威夷”号指挥官ED·赫林顿在博客中透露,在前往太平洋的途中,“夏威夷”号潜艇于7月10日用约9个小时的时间,穿越了巴拿马运河三个水闸与一个大型湖泊。众所周知,对任何船舶,尤其是潜艇而言,穿越运河水闸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我们的潜艇没有船首推进装置,所以使重达7600吨的潜艇通过仅仅110英尺宽的运河毫不夸张地说难度是非常大的。”

“当潜艇在运河墙壁脚下漂流而过时,潜艇的缆绳操纵人员必须用力拖拉沉重的缆绳,以免潜艇撞到墙壁。”赫林顿还称,尽管“夏威夷”号是新服役不久,但这已是其第三次穿过巴拿马运河。而且,三名艇员还因在潜艇穿过该运河过程中表现突出而获得了“海豚胸章”,即潜艇作战资格勋章。巴拿马运河是一条水闸式运河。由于运河近一半的航程是利用巴拿马地峡上的加通湖,而加通湖水面高出海平面近26米,所以从海上进入运河的舰只,必须升起近26米才能进入运河,在另一端则必须下降近26米才能驶离运河,通过运河如同通过一座高架的水桥。

在进驻太平洋之前,夏威夷号核潜艇已经取得不俗的战绩。据报道,夏威夷号在进行首次部署的过程中,曾支援“南部跨机构联合特遣部队”(负责在南美洲执行缉毒任务的美国特遣部队)打击毒品行动,并有杰出表现,成为美军历史上第二艘获得海岸警卫队集体功绩嘉奖的海军潜艇。

“夏威夷”号核潜艇是美国将其“海军重点力量转移至太平洋计划”的一部分:美军打算将其60%的攻击型潜艇部署到太平洋,剩余40%部署在大西洋。到今年年底时,美国海军的53艘快速攻击潜艇中将有31艘以太平洋为母港,22艘以大西洋为母港。

尽管美国海军称加强太平洋地区的军力,是为了对付可能已经获得安静柴电潜艇的朝鲜和伊朗等国家,防范在太平洋关键交通要塞及海上航线附近游弋的多达180艘外国潜艇。但有军事观察家认为,其真正用意还是针对中国。中国潜艇实力的飞速发展,一直让美军忧心忡忡,并迫切希望获得解放军潜艇的作战性能参数。具有强大侦察能力和近岸行动能力的”夏威夷号”调往太平洋后,很可能将会担负起侦察解放军军事行动,特别是潜艇行动的任务。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