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光华先前评论飞行:峡谷气流紊乱设备无法依赖
2008年06月03日 09:37西安晚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米-17]

身为军人的他——

“有需要的时候就上!”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邱光华的状态显得非常平和,即便是在说家里受灾情况时,他也一直保持他惯有的那种微笑。镜头前看不出他情绪上的任何波动。只有当他提到自己是周总理亲招的第一批8名少数民族飞行员之一时,显露出一种强烈的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他说:“作为一名军人,作为被周总理招的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要对祖国作一点贡献。看到老百姓的房子倒得那么严重,多救些人对我们也是一点安慰。所以不考虑自己的事,有需要我们的时候就上!”

迄今邱光华已经飞行了35年,曾为江泽民总书记驾驶过专机,参加过云南地震和雪灾的救灾工作。他的飞行时间在整个陆航团都是前几名。再过几个月,他就要退休了。但在救灾期间,他和其他年轻机长一样执行着大强度的任务,清晨6点就出发,有时工作到晚上8点。他每次执行完一趟任务回到机场,就赶紧到停机坪上的大巴上休息,保持体力和精力。他说:“在这种大灾面前,我们老飞行员要是稳定不住军心,对年轻飞行员的影响肯定比较大。”

穿越险阻的他——

操作技术发挥到极限

陆航团飞行员们的家离机场很近,还不到一公里。但自从12日地震以后,所有人都没回过家,吃住都在部队的帐篷里。

邱光华说,这次救灾对陆航团就像是战争一样。平时训练的时候,每次起飞前需要一个小时做准备。这一次,从拿到任务书到起飞最短5分钟,最长10分钟。机组往往是只知道飞行高度就出发,上天以后再自己观察天气和地形条件。

而这次灾区大部分分布在山里,他连说了两句“相当恶劣”来形容当地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他说,峡谷里的气流是扰动气流,也就是气流不稳定、风是乱的。这样的气流会破坏直升机的空气动力结构。一旦遇到这种气流,飞机就容易出事故。而如果直升机的螺旋桨挂到山谷间的电线,那就一定会机毁人亡。但是直升机起飞时,飞行员没有任何相关资料。峡谷里的气流是怎样的,哪里有电线,是否能够降落,降落在什么位置等一切问题都只能靠机组人员用眼睛观察,没有任何的辅助设施。他说,每次飞行机组所有人都精神高度集中,在天气和地形的极限条件下,将飞机性能和操作技术发挥到极限。  据《天府早报》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