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专家称我国货币政策应跟紧美国 警惕热钱被抽走
2010年02月03日 02:10经济参考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五)澳大利亚等加息国家:迫于通胀压力可能继续加息

目前,一些经济增长情况较好,且通胀压力较大的国家,如以色列、澳大利亚、挪威、越南等国家已经率先加息。迫于日益严峻的通胀压力,这些国家未来将可能继续加息。

(六)印度、巴西等:从刺激经济转向控制通胀近期进入加息通道

目前,一些经济复苏较为稳健且通胀压力不断扩大的国家,如印度、韩国、巴西等国在加息上已经蠢蠢欲动。我们认为,只要经济持续稳健,为了防止通胀恶化,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将从刺激经济转向控制通胀为主,极有可能近期就陆续进入加息通道。

(七)俄罗斯等降息国家:保复苏与防热钱并重降息步伐短期难止

在世界各国都在开始考虑如何成功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俄罗斯、匈牙利、哥伦比亚、丹麦等国为刺激经济增长和控制投机性国际热钱涌入还在继续降息。如果经济形势未能有效好转,国际热钱没能得到有效控制,这些国家还将进一步调低利率。

各经济体“退出”策略对我国的影响

(一)不利影响:国际热钱大量流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近一年多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较为稳健,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国际热钱大量涌入我国境内从事各种资产投机,加剧了我国楼市、股市等资产价格泡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滞留在我国境内的国际热钱高达数千亿美元。

但随着各国流动性的逐步回收,特别是随着更多的国家开始加息,国际热钱利用各国利差进行的套利交易机会将会更多,从而可能吸引大量国际热钱从我国流出。

与此同时,我国也在逐步收回市场流动性,同时对房市等价格泡沫明显的产业进行监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各种资产的投机机会,这也可能导致国际热钱从我国撤出。

国际热钱的大量存在,除了对各种资产价格泡沫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外,对我国经济增长毫无益处。因此,国际热钱的流出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我们应该谨防的是,国际热钱短期内大量流出我国,会造成我国各种资产价格急剧下滑,造成我国金融市场动荡。

澳大利亚、越南、巴西等经济体继续加息,将导致这些国家和我国的利差进一步扩大,国际热钱将可能从我国转移向这些国家,造成国际热钱短期内流出我国。但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健性和人民币的强烈升值预期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鉴于越南、巴西等国巨大的通胀压力和有限的增长空间,这些国家继续加息,并不足以吸引国际热钱在短期内大量流出我国。

我国主要应该防止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退出策略将给我国造成的巨大影响。特别是欧美两大经济体市场流动性的逐步收回,将导致国际投机热钱的来源大幅减少或成本大幅提高,最终造成国际热钱的回流。而随着加息预期的日益强烈,欧元和美元的升值预期也将逐渐强烈,从而吸引大量的国际热钱转向欧美市场。

(二)有利影响:有利于我外贸出口和防止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引起的通货膨胀

在我国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保持利率政策稳定的前提下,世界主要经济体采取的逐步“退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防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将产生有利影响。

世界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尤其是加息,将产生当国货币强烈的升值预期,从而提高当国货币购买力,进而有利于我国商品的外贸出口。

特别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退出”将对我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有利影响。金融危机以来,为了刺激出口,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一直采取弱势汇率政策,大大增强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迫于日益强烈的通胀预期,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不得不考虑逐步向市场透露“退出”策略。而随着欧美“退出”策略的逐渐明朗,美元和欧元等货币的升值预期也将进一步增强,欧美等经济体的弱势汇率政策将难以为继。这一方面减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将极为有利。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是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因此大宗商品价格回调至合理价位,也有利于防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培   编辑: 郑永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