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表示,当第一次听到乔海强因抢劫坐牢时,他们根本不敢相信,“一个胆小、善良的人怎么会变成这样?”他们列举了好多假设,而最后他们觉得还是在没有家人的看护教育下,乔海强没能经得住社会这个大染缸的诱惑。
老师:我感到很心寒
几经周折,本报记者终于找到了曾经教过乔海强的老师张丰(化名)。
张丰告诉记者,因为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所以印象不是很深,只记得当年乔海强在他们班里上了一学期或最多一学年。
据张介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前几年,当时他另外一个学生在媒体上看到乔海强因抢劫入狱了,问他是不是他们班里的那个乔海强,这他才回忆起来一点。
在张丰的记忆中,乔海强是一个很机灵、很聪明的孩子,也没有做过让老师恼火的事情,“当初哪能看出他今天会走这步路啊!”
“作为一名老师,对每个同学付出的心血几乎都是一样的,然而,等他们走向社会以后,他们的发展方向却完全不一样。”张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听说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现在走向一条不归路时,作为老师我感到很心寒。”
同学:那些大个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乔海强当年的同学李强(化名),现在已经是巴彦淖尔市一所学校的老师。
他向本报记者回忆说:“上学时,别看他个子比较小,如果和同学发生摩擦后,那些大个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自从他离开我们这里后,多年来和这边的同学一直没有任何联系。”
李强说,以前听说乔海强犯罪了,感到很惊讶;这次又听说越狱的人里有乔海强,他始终不敢相信就是他们的同学,而从通缉令上看到照片后,他确定就是曾经和他们一起上学的乔海强。“我感到很震惊,也觉得很可惜。”
在整个采访中,“善良、仁义、好孩子……”这些评价的词语萦绕在记者的耳边,而另一些词则让人们反思:“假设、如果……”
● 李洪斌:曾经躲过一死的幸运者
因为差两天未满18周岁,2006年2月,李洪斌躲过了死刑判决
因为差两天未满18周岁,2006年2月,李洪斌躲过了死刑判决,成为法律面前的“幸运儿”。
4年后的今天,李洪斌再次成为这次轰动全国的“越狱案”的逃犯之一。
如果当初李洪斌有一丝悔改之意,那么周星驰的那句经典台词将会成为他这一生的座右铭:“曾经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去好好珍惜,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好好……”
残忍的抢劫者
2006年2月26日凌晨,李洪斌伙同其他两名罪犯在呼和浩特市海中路内蒙古财经学院附近对周某某、魏某某持刀实施抢劫。
内蒙古财经学院附近有一条很黑的巷子,尤其是到了凌晨1点多的时候,经过那里的人特别少。
李洪斌们迅速看上了这些“有利条件”。当晚,被害人周某某、魏某某徒步经过此地时,被早已守候在这里的李洪斌等人抢劫。被害人周某某被刺伤腹部后死亡,魏某某中刀后负伤逃走并报了警。
据了解,李洪斌们所抢物品只不过是价值100多元的包和价值200多元的手机一部。被害人魏某某后经法医鉴定是重度伤害。
“这次抢劫致人死亡的案件,主谋和主要实施者都是李洪斌。从以上事实我们不难看出,李洪斌胆大妄为、不计后果、生性残忍的一面。”2009年10月27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刑警大队大案要案中队副中队长包布和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接到报警后,新城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
“当时我就想,死者是一位妇女,在被抢劫过程中必然会有出于本能的反抗,那么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被被害人抓伤。后来在逮捕李洪斌的时候确实证实了这一点。”包布和告诉本报记者。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