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坊派出所所长卫延辉是在越狱事件发生后上级下达布控命令时,开始关注辖区内这个家庭的。
“董佳继父亲的家庭关系复杂,和老家的亲戚之间感情已经很淡了。”卫说。
在卫延辉看来,可以佐证的两个例子是,在董佳继越狱第二天的10月18日,是董父的生母(董父系出生后第四天被董家领养)下葬的日子,但董父并没有到场;此外,前几年,董父的养父董永贵因病手术,董父恰巧从山西回来,但并没有登门看望这个把他从小养大的父亲。
“在山西大同远离大多数亲属,缺乏亲人关爱,生活环境狭窄,从而导致董佳继爱心方面缺失。”卫延辉认为董佳继之所以有今天的成长轨迹,这或许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董永贵和老伴史守莲几年前从村里搬到了商都县城,他们现在租房居住,知道孙子出了这样的事情,董永贵以身体有病为由不愿面对记者,而史守莲也显然不愿让记者前往他们在县城的家。
“都是他父母的事。好好的孩子没有管好,现在他不给我争气。”在商都县城街头,史守莲对本报记者说。
本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董佳继还有一个妹妹于今年考入了内蒙古一所大学,“两口子打工,还要供一个大学生,生活很困难。”史守莲这样评价董家的生活状况。
但对于董佳继父亲的联系方式,无论是史守莲还是朱玉兰,都以“不清楚”为由拒绝透露,显然双方老人不希望因为董佳继的事情再使董家夫妇受到外界的打扰。
● 乔海强:从公认的好孩子到越狱犯
其弟弟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将起诉第二监狱
邻居:乔海强小时候是个好孩子
在乔海强的家乡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光荣三队,当本报记者在村里提起乔海强的名字时,不管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一致的:“他是一个很善良也很仁义的孩子”。
村里原来有两家姓乔的,房前房后的住着。房前的是弟弟乔二白,有3个儿子;房后的是哥哥乔其,有3个女儿。
乔海强很小就被父亲乔二白过继给了大伯乔其。
乔二白的老邻居黄女士告诉本报记者,两家的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学习,几乎不分彼此。乔二白一家被村里公认为好人家。
黄女士说:“海强这娃娃小的时候没有一点坏毛病,如果不把他过继给他大爹(大伯),过继了不要搬到呼市,搬到呼市不要离婚,这娃绝对不会走到今天这步,真是可惜了。”
据记者从邻居们处了解到,今年56岁的乔二白非常不幸:2003年,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的大儿子年仅24岁的生命,紧接着二儿子乔海强又被判无期徒刑入狱,现在他又出了越狱的事情,三儿子去年才结婚。而乔二白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今年做了一次手术,很长时间都不能干重活。本来他家的经济条件就不好,再加上这样一次次的打击,对乔二白夫妇无疑是雪上加霜。目前,两位老人的情绪不佳。
弟弟:我们将起诉第二监狱
乔海强的弟弟乔文强对本报记者表示,以前哥哥是什么样的人,他不想再提,也不愿提起,提也无济于事,可以随便找村里人打听,而他和他的家人现在更注重的是眼前。
“不管以前哥哥犯的是什么罪,被判什么刑,至少还有他这个人活生生地在那里,我们家人就是去看上一眼,心里也舒服。”乔文强说。
乔文强认为,在越狱这件事上监狱有很大责任。“我们已经开始找律师,只要这次一宣判,我们就起诉呼市第二监狱。”
乔文强对呼市第二监狱的管理充满疑问。据乔文强介绍,乔海强入狱后一年多时曾在砖厂干活,当时手指被砸坏过;而前两年,一名服刑犯在跳楼自杀时砸伤乔海强的头部,致后者在医院治疗了很长时间。
“作为一个监狱,怎么会管理到这种程度?”乔文强说。
更让乔文强诧异的是,不久前,他接到了哥哥的电话,是用手机打过来的,让他帮忙给这个手机号充话费。
乔文强给这个手机号充了100元话费后才知道,几个姐姐也帮这个电话充过钱。
“在监狱里怎么能用手机打电话呢?”乔文强感到费解。
针对乔文强的有关说法,本报向第二监狱方面提出了质询请求,但是未获回应。
本报电话联系了被免职的监狱长张和平,其婉拒了采访请求。
“他(乔海强)完全有重新做人的机会。而现在,由于监狱的看管不利,导致了这样的事情发生,连生存的权利估计也会被剥夺,所以我们要讨回一个公道。”乔文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乔海强去年已被改判成有期徒刑18年。
朋友:乔海强小时候连鸡蛋也没偷过
与乔海强一起长大的朋友海涛(化名)告诉本报记者,在农村,大人们去地里干活时,家家户户的大门几乎都不锁,院墙也很低,很容易就能进去。
“小时候,经常有人来村里卖冰棍、雪糕等。有时候家里人不给买,孩子们就想办法拿鸡蛋和人家换。由于怕拿自家的鸡蛋被家长发现后挨骂,所以不少小孩就去别人家的鸡窝里偷鸡蛋换雪糕,而乔海强胆子很小,从来不敢这样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