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的发掘现场,沉箱和船体一起露出水面50厘米。曾强/人民图片网
“南海一号”考古发掘进入关键阶段,现场已测出船舷位置。曾强/人民图片网
新华网广州9月27日电(记者黄浩苑) 随着装载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水晶宫重新注满海水,这艘古船的博物馆内首度试发掘工作27日结束。
据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介绍,本次对“南海一号”的试掘工作有三个目的:先是检验在博物馆里进行挖掘工作是否可行;其次是检验“南海一号”在沉箱中的状况;最后是要提取文物样本做文物保护试验,为今后大规模发掘做好文物保护的方案。
“本次试掘采用水下考古和陆上考古综合作业的方式。”魏峻说,陆上考古的方式便于测绘和采集样本,而水下考古的方式便于保护文物。试掘先是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水下考古作业,用抽泥机将淤泥逐渐清除,并收集表层的文物样本。自9月21号起抽排水晶宫的海水,等水位降至7米,沉箱表层露出水面后,再进行陆地考古。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试掘清理出的4个探方外,沉箱上的淤泥仍然呈流苏状。“如果淤泥板结成块,就会对船体造成压力。”魏峻说。在此次试掘过程中,考古队每一步都围绕着保护古沉船的目的进行。
位于船体中后部的3个探方一字排开,“南海一号”的两端船舷和隔舱板清晰可见,并且,船体的木材仍然维持黄色。“船舷、船舱的木质仍然十分坚硬。与之前甲板上的碎片发软不同。并且上甲板的颜色发黄而不是发黑,这就足以证明“南海一号”保持完好,没有被碳化。”魏峻说。
整体打捞的“南海一号”进入水晶宫后,通过模拟水环境的方案进行保存。“这种保存方式为世界首创,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各界对‘南海一号’的保存情况高度关注。”魏峻说。
从4个探方对船体的定位情况来看,两端船舷距沉箱的边缘均有1.3米,而隔舱板也整体与长距垂直,这表明“南海一号”在沉箱中的位置放得很正,没有偏斜。
国家考古工作队队员、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张万星介绍说,在水环境进行考古作业的技术要求、考古人员在水下的停留时间和海水的能见度等都是试掘工作中的难点。来自广东各地的十几位考古工作者克服困难完成了对“南海一号”表层文物的取样研究。
魏峻说,发掘文物不是此次试掘的重点,所以此次是发掘的文物只有200多件。但从4个探方可见,除表层的文物碎片外,船舱内的瓷器保存完好并成摞叠放。目前可见的瓷器,来自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浙江龙泉等几大南宋名窑,与前次发掘出土的瓷器大体一致。
此次发掘的文物中,有两件特别的石器。其一是带有鸡冠花纹的石砚台和一个石罗汉挂坠。鸡冠花纹石砚台倒置后是一个高脚玻璃杯的造型,张万星介绍说,鸡冠花纹和高脚酒杯是当时阿拉伯世界国家的流行纹饰,由此也可进一步证明“南海一号”的确是海上丝绸之路沉没的商船。
试掘文物出土后被立刻存入海水中浸泡,维持其水下环境,然后送至国家文物局进行文化保护研究。具体的文物保存方案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出来。对“南海一号”的大规模发掘必须等到切实的文物保护方案出来后才能进行。
张万星说,由于“南海一号”沉入海中被淤泥覆盖,细致的淤泥形成了像混凝土一样的保护层,氧气和藻类等都被隔绝于外,导致“南海一号”保存完整。现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在筹建一个新的海水循环系统,海水经过臭氧处理后只剩下厌氧菌,这个循环系统建成后,将更有效地保护“南海一号”。
据张万星介绍,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争取在年底向公众开放,届时,公众可以通过与沉箱平行的观光台直接目击考古人员的水下考古作业,见证“南海一号”逐步显现真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黄浩苑
编辑:
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