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 打击倒号存在法律盲点
医院里出现倒号,哪个部门有权管理?记者先后采访了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和法律界人士,他们多表示,打击医院内的号贩子存在法律盲点。
郑州市卫生监督所与河南省卫生厅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打击号贩子不在其管辖范围,也没有法律依据,因此他们不能对号贩子进行查处。
据了解,医院抓到号贩子后,只能将其送往派出所。但由于挂号票涉及金额不大,大多数情况下,派出所只能对号贩子进行批评教育、罚款等,对情节严重的,最多也是治安拘留。
省公安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近日,我省出台的《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裁量标准》,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何处罚予以细化。按照规定,伪造、变造、倒卖车票、船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目前只能这样处理。”他无奈地表示。
对此,河南力天律师事务所丁香律师也说,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医院倒号者行为处理的相关法规,但医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倒票行为的发生,维护患者的利益。从患者的角度来说,不买号贩子手里的高价挂号单才会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的“泛滥”。
医院 一直在想办法杜绝倒号
对于流动在医院的号贩子,郑大一附院门诊科主任丁波说:“号贩子已经成为了各大医院久治不愈的‘顽疾’。”
丁波表示,号贩子的行为直接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医院对此曾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先前是每天早上调集保安到挂号处巡逻,发现“熟脸”就马上清走,“现在,我们实行了电话预约,去年还实行了部分专家挂号实名制,对倒号现象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据河南省人民医院宣传部工作人员魏妍萍介绍,以往挂号确实很难,为了让病人都能看上病,医院从去年推出“健康行就医卡”就诊新模式,病人只需拿着输有自己基本信息的健康卡,不用排队挂号,可直接到需就诊的科室找医生看病。个人的血型、药物过敏史、近期就医记录等电子病历信息,医生一刷卡就清清楚
楚地显示在电脑上。等看完病,患者可以直接拿着健康卡划价取药。魏妍萍说,“医卡通”在该院近两年的运行结果表明,不但方便了患者,同时医务人员的诊疗时间也大大缩短了。
“另外,我们医院对专家号不限号,只要有病人专家就得坚持看完。”魏妍萍说,医院还专门为外地人开通了“午间门诊”,专家随时待命,“虽然这样做也不能彻底地杜绝号贩子‘从中作梗’,但间接上可以遏制,更好地保护了病人尤其是外地病人的利益。”
说法 不能盲目“迷信”专家
郑州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单志民认为,倒号现象反映出医疗资源的稀缺问题。有些患者不管大病、小病,都要去好的医院看病,如果专家号挂不上,这时倒号者的出现就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
对此,丁波提醒广大患者,看病时没必要都去找“著名专家”。其实,三级以上的医院,医生的能力都是较过硬的,“这都是大家的从众心理在作怪”。
丁波说,一些常见的病情,到普通门诊一样看,因为这属于每位大夫“基本功”的范畴。一些患者只认某个“专家”,挂不上号就等着,但可能因此而耽误了自己的病情。他建议患者,看病不能盲目地迷信专家。
郑大一附院一位刘姓专家建议,如果患者是初诊病人,最好是去看普通号。因为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医生,都要先了解病人的病情、病史,要经过化验、影像检查及其他辅助性检查后,才能够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而这些工作一般医生完全可以做。
疑问 倒号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其实,医院里的倒号现象并非新生事物,早几年就有,也不时听说医院采取措施进行打击,但为何时至今日,这种现象还存在?”关于倒号,读者赵女士提出这样的疑问。
一家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倒号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有利可图,比如,一名主任医师的专家号为5.5元,知名专家的挂号费在11.5元左右,号贩子通常以50元或80元的价格出售,利润空间可见一斑。二是因为打击难度大,医院没有执法权,即使发现号贩子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更何况现实中,对号贩子的鉴别与认定也存有一定难度。
对此,读者曹先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听说郑州有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的工人每天早上扫完地后就去排队挂号,然后再把号卖出去。挂号处的工作人员会不认识他们?如果认识,为什么还把号卖给他们?”曹先生认为,即使鉴别号贩子难度较大,但很多号贩子都是医院的“常客”,工作人员本应该能有所察觉。
号贩子挤占专家号,不仅让许多患者深恶痛绝,更成为困扰医院的一个难题。
郑州市民刘先生建议,为抵制倒号现象,医院可对专家门诊采取预诊、分诊、挂号实名制等,患者须先拿填写姓名的病历本到导医台进行分诊,再持分诊号到挂号处直接挂号,并采取叫号制度,一个号码叫了三次不到者即宣布作废,如若看病需重新分诊、挂号。
对此,读者吴女士认为,郑州的医院可借鉴深圳、重庆等地的做法,比如深圳采取的实名制挂号受诊,从建病历、挂号、看病、检查和取药,都不准改名,而重庆则限制每人只准挂两个号等,“另外,还要对号贩子惩罚重一点”。
采访中,多位读者表示,只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让号贩子觉得无机可乘、无利可图,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医院里的倒号现象。
8月10日早上6点半,一家医院的挂号台前已排起了长队。记者拍照时,坐在前面的三人起身离开,并称自己“不是号贩子”。(大河报 徐曼丽 谭萍 杨晨 张爽文)
作者:
徐曼丽 谭萍 杨晨 张爽文
编辑:
高欣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