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观察:地产的复苏需要根基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一年多的地产业调整期里,很多地方即使放宽土地出让金首付比例或付款期限,也难以刺激市场,出让地块频频流拍。可是到了今年6月底,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块要求一次性全款付清,却经历97轮竞价才最终成交。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之所以敢于高价拿地的背后,原来还有一个持续上涨的股市源源不断输送弹药。
其实,高价囤地、高估资产、扩股融资这条管道也还只是地产上市公司众多资金渠道中的一条。有消息说,刚刚夺得北京地王的中化方兴,除了母公司中化集团购买了其部分增发股份之外,今年上半年还总共获得245亿元的银行授信。这正是大量资金流入地产行业的写照。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巨额资金从股市、从银行,流向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房子还没盖起来,他们就已经从资产负债表上,赚的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我们却看到,实体经济的回暖却要相对缓慢的多,上半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仍下降了27%,其他工业企业的生存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产能过剩、市场不振,大量民间资金也加入到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比如,我们栏目就曾经报道过,一些地方中小企业把生产资金都投向了房产。刚性需求不足,投资需求旺盛,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资金的这种异动,无疑会阻碍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不要忘了,宽松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还是带动各行各业的投资,振兴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企稳回升之前,如果引导和规范的力度不够,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楼市,不仅可能引发楼市股市新一轮泡沫,还会影响到经济的整体复苏。
一年多来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并未充分到位,房价上升势头又蠢蠢欲动。大量资金透过各种管道涌入房地产市场,不仅加剧了房价与收入之间的背离,还为应对金融危机增添了许多风险。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种现象和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
主编:周人杰 编导:曾晓琳 摄影:毛云李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编辑:
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