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袁隆平: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难度
2009年04月08日 04:33广州日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广州日报:日本人在您面前肯定不能骄傲。

袁隆平:骄傲不起来。他们最先搞超级稻,指标也是800公斤,到现在也没有实现。后来基本上是搁置下来了,没有搞了。我们第一期超级稻,已经有3500万亩左右,比日本全国的水稻面积都多,我们亩产是550公斤,他们是440公斤,我们高了110公斤。我们第二期超级稻,大面积推广种植后,亩产是640多公斤,已经有三四百万亩。

广州日报:大面积种植后,超级稻的亩产跟示范田的亩产有一点差别吧?

袁隆平:示范田肯定是选条件好的地方,一般大面积推广后,亩产量要打个8折以上。

广州日报:因为各地的气候条件不一样吗?

袁隆平:各方面不一样,比如土壤不肥啊,有的干旱啊,有的涝啊,有的有病虫害啊。全国不可能都一样,还有的是种植技术不行。真正高产,需要3个条件:良种,品种要好;良法,栽培技术要好;良田,田要好。光有良种是不行的。

广州日报:现在中国杂交水稻面积是2.5亿亩,有没有可能继续增加呢?

袁隆平:我们国家杂交水稻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57%,主要在南方。北方种的是粳稻,南方种的是籼稻,籼稻是大头,4亿多亩里面有3亿多亩种的是籼稻,占四分之三。现在杂交水稻里面,主要是杂交籼稻。现在在北方,杂交水稻还很少。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杂交粳稻。

在北方要抗寒,我们现在的杂交水稻在北方不适合。如果杂交粳稻突破了,很可能杂交稻的面积会达到80%。

关于野生稻:

野生稻隐藏有优良基因

广州日报:在广东高州,发现过大面积的野生水稻。这有什么研究价值吗?

袁隆平:广东、广西、云南、海南这几个省区都有野生稻,野生稻一般是不良基因,但里面隐藏有优良的基因,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须通过分子技术,才能发掘出来,如抗病的,抗虫的,抗旱的,抗寒的,高产的基因。我一个博士生在土生野生稻里面发现了两个增产的基因,每个基因有增产18%的效应。

江西、湖南冬天要下雪,但是也有野生稻,它能够多年在那里,肯定也是抗寒的。

今年在长江流域温度一直很低,昨天长沙的温度还在12摄氏度。早稻不抗寒就会烂秧苗,把野生稻的抗寒基因放进去就不怕啦。

广州日报:目前有没有实现这一点呢?

袁隆平:现在正在做。首先要看抗寒基因在染色体的哪个段,然后通过分子技术克隆出来,也就是调出来,再转到栽培稻里面去。

袁隆平印象

说起粮库空置冒国骂

接受采访时,袁隆平多次讲述过他的“禾下乘凉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位大科学家没有任何架子。见到他时,他正在办公室阅读一份英文资料。对于记者的突然造访,百忙中的袁隆平没有任何怨言,还热情地给记者递烟。

他不改平民本色,身着一件普通的T恤,脸庞黝黑,岁月的风霜刻在宽阔的额头上。 他记忆清晰,亩产量、水稻面积等数字脱口而出,没有任何迟疑。

他真实直率,对于中国耕地减少、粮库空置等问题毫不避讳。对于粮库空置问题,袁隆平也会偶尔冒出一句国骂,但神态依然平静从容。

政府收购价提高20元:“国家拿得出来”

去年,袁隆平向全国政协提交过一个粮库空置的提案,建议查实粮库有没有虚报引发轰动。

面对全世界都密切关注的粮食安全问题,这位与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工程院院士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他向记者透露了与国家领导人会面时将提出的建议。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曾向荣、关家玉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