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顽症,用重典
如此大的力度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在山东历史上从未有过,在全国也很罕见。
提起素质教育,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都会头疼。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文件下了几十个,但是在许多基层教育行政官员、校长眼里,这些文件政策几乎都形同废纸,实际效果和理想目标几乎南辕北辙。很多省市也相继出台素质教育措施,对学生作业量、睡眠时间做出限定等,但并没有人去认真执行,最终不了了之。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有增无减,“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难以撼动。
“平心而论,教育部门确实为推行素质教育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付出努力却没有达到效果,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张志勇说。
“首先应该从教育部门自身找原因。”张志勇说,“长期以来,教育部门把素质教育的实施看作是社会的事情,尽管对应试教育痛心疾首,发了一个文件又一个文件,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但在行动上又表现得无可奈何。”
一年来,山东各地教育官员和校长体会最深的是,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这回动了真格的。有的校长被给予行政记大过、警告处分,有的甚至被免职;被撤销省级规范化称号的学校,不仅声誉受损,还有真金白银的损失,学费标准相应下降,有的学校因此会损失几百万元学费收入。
一位被记大过的校长对记者说,开始觉得很委屈。为了让学校升学率高一些,多年如一日没日没夜地干,从来没休过周末。大家都这样,谁不加班加点。“被处罚对我是当头一棒,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没想到这次动了真格的。如果大家都遵守规定同时减负,我举双手赞成。”他说。
重罚只是一个方面。山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多个方面触及了应试教育顽疾。比如,改革单纯以分数取人的评价机制,中小学日常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恢复日常考试的诊断功能;给每个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多元;改革高中招生制度,中考不再只看一次升学考试成绩,而是以平常的学科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在高考改革方面,从去年开始,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校招生录取,录取标准逐步走向多样化。同时,规范高中招生秩序,改革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机制,引导地方和学校从拼分数向拼育人转变。
教育怎样走出“GDP误区”?
山东自去年底实施素质教育新政以来,学生、家长、教师从不合乎规律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慢慢走了出来,素质教育的理念被逐渐接受。然而,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在阻碍改革推进。
山东对部分地市教育局长、高中校长的调查表明,40%的局长、校长认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和障碍是目前广泛存在的不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很多校长、老师承认,尽管不公开排名了,但是高考的压力仍然很大。受传统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影响,应试教育仍处于强势地位,升学率仍是高中校长最关心的一个指标。
教改一年后,重新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显得尤为迫切。一些教育管理者用前几年抓经济GDP的办法抓教育,层层下达升学指标,以考试成绩、名次定奖惩。为了提高升学率,各地各校展开恶性竞争,有的学校每年用于招收高分复读生的费用就达二三百万元;有时一个所谓的好学生,会有五六个学校争。这种分数至上的政绩观是制约素质教育落实的最大障碍。
另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已经在家长心中扎了根。学校不抓应试、不排名次了,一些家长反倒心里没有底了。济南一所高中最近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取消了快慢分班,但引起部分快班家长的不满,要求学校恢复快慢班教学。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城市家长给孩子请家教、上业余培训班,出现了校内减负校外补的情况。
有教育专家认为,在素质教育推进的起始阶段,山东以高压态势、以行政处罚为手段处理问题,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然而,对不规范办学行为长期采取高压态势,终非治本之策,关键是优化教书育人环境,打破戴在校长、教师头上的要分数、要名次的“紧箍咒”,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政绩观。
“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涉及到教育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山东通过一年的实践表明,遏制愈演愈烈的应试之风,使教育回归育人功能,尽管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是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完全能够有所作为。”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说。
新华社济南12月8日电
作者:
张晓晶 丁锡国
编辑:
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