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绝版的,还有老百姓的“公馆”。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批劳工涌进青岛,因租不起房,不得不在海滩上乱搭滥盖,严重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对此,作家王统照曾有过生动的写照:“日落时马车在青市的最西偏处,那是著名的马虎窝,海岸上……矮矮的木屋,有的盖上几十片薄瓦,有的简直是用草坯,鸡棚便在屋旁,疲卧的小狗瞪不起警惕的眼睛。”
为了改造贫民窟,沈鸿烈筹集资金20多万元,按统一样式,先后建成砖木结构的十大平民院,每户虽只十几个平方米,但都有阁楼,屋顶上还有老虎窗,俨然像个小复式,非常实用。而且,平房与平房之间,还留有十几米宽的空地,设有花坛、晒衣架和公共厕所,生活也很方便,数千户乔迁之喜的农民工,人人把自己的新家称为“公馆”。
像这样的“公馆”,一个月租金多少?
打死你都不相信,一毛钱都不到!至于有能力自己建房的,政府还划拨土地,不收租金,免除地税。像这样执政为民的事情,不说空前,至少绝后。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1933年6月下旬,当沈鸿烈因发生军舰叛逃而要谢罪辞职之后,青岛全市各阶层、各团体纷纷上访,天天请愿,挽留人民的好市长。正如《青岛时报》所评论的那样:“本市自海军事变突起,沈氏宣布倦勤,一般市民,如风如狂,奔走呼号,设法挽留。尤其下级社会,如苦工,如盲民,更视作有关生命之事件,观连日来报纸所载,宣言通电,卧辙擎辕,大有将采用古人的死胁办法之势,留沈空气,不但弥罩全市,并且染遍全国舆论界,由此可知长官的功罪。”
7月8日,各商号一律停业,近10万人举行市民大会,代表们争相发言,盛赞人民的好市长,勤政爱民,把青岛建成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城市。教育界代表感恩的是,教育经费由过去的39万元增加为到70万元。实业界代表则忘不了沈鸿烈在花生积压、价格猛跌之时,组织商会大量收购,并减免各种税收,使农民与商人共同度过了难关……大会一致决定,以全体市民的名义致电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行政院长汪精卫,请求予以慰留。
经多方反复恳求,沈鸿烈的辞职才未被批准。
比起张振汉和蔡孟坚,沈鸿烈是幸运的,赶上了相对稳定的黄金十年,以至于他在青岛的6年中作出了更大的成绩;但同样的是,对于剿共,他也是外行。
抗战一打响,沈鸿烈临危受命,出任山东省主席,在下令将日商在青岛的所有工厂一律炸毁后,转移到沂蒙山区,坚持敌后游击战,并由于种种原因,与八路军发生严重摩擦,被中共方面称为“顽固派”。
1941年,沈鸿烈不得不撤回重庆。
他走的那天,时值寒冬,低垂的阴云,和他的心情一样黯然。
好在青岛人民并没有忘记他。
青岛自开埠以来,全市沸腾的场面,也仅仅只有两次,除上一次持续多日的请愿活动以外,还有一次则是他在抗战胜利后重返青岛,这一次的火爆,更是壮观,“市民不经官方授意,口喊着'老市长回来了',自动前往欢迎者,途为之塞,爆竹声经久不绝。酒店饭馆,敞开门宴客,不受所值。其热烈情绪,较任何迎送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王勇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