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效果如何??
高华:1928—1937年,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环境下,蒋介石试图以党治国家的形式,通过推行“安内攘外”政策,维护和巩固国民党的统治,然而国民党制度和政策中所存在着巨大的障碍性因素,使蒋介石无法达成这一目标。
在这十年间,“攘外必先安内”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安内“的对象是地方实力派和中国共产党。
1928年后,蒋介石试图以国民党和中央军来整合中国。如前所述,国民党在三十年代后已经走向“空壳化”,因此蒋介石要重建小核心。 1932年,在蒋的授意下,成立了 “三民主义力行社”,这是一个由蒋的黄埔亲信学生组成的秘密组织,主要由军方人员组成,社员包括贺衷寒、邓文仪、康泽等。他们标榜“崇拜领袖”,“服从命令”,羡慕德、苏,带有浓厚的法西斯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色彩。其外围组织是“复兴社”,又被称为“蓝衣社”。“三民主义力行社”提出的口号是“民族复兴、反共、反日”,要求实行“统制经济”,也提出“反对腐败”的口号。蒋介石手上还有另一个秘密组织,这就是党方的秘密小组织“青白团”,专门吸收青年,由陈立夫控制,也是听命于蒋。
中央军是蒋手中的王牌,蒋对中央军加以新式训练,不断对中央军高中级军官进行“精神训话”,蒋把其主要用于内战,而置日本扩大对华北侵略而不顾。
蒋的政府是有一定程度的现代化导向的,以军事强人为主导的,威权式的弱势的政府。蒋介石也要发展中国经济,为此也做了许多努力,三十年代国民党征用了不少专家参加政府,但蒋介石更迷信武力,他企图用中央军和秘密组织来整合社会都是不成功的,秘密组织所普遍施用的暴力、恐怖手段根本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认同。
为什么说蒋的政府是“弱势”的呢?因为国民党内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国内也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两广、四川、新疆、山西、云、贵等只是名义上听从南京国民政府。
更关键的是,国民党没有能够有力地回应全民族“抗日救亡”的要求,国民党一再对日本作“最大的忍让”,“骂了不还口,打了不还手”,极大的损害了它作为一个中央政权的政治形象,造成国人对国民政府的严重疏离。“安内”在翦灭地方实力派方面虽有效果,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长征,到达了陕北,蒋介石企图消灭红军的计划完全落空。到了1935年底,世人都可以看到,蒋的“攘外必先安内”已经走到尽头, “攘外”是彻底失败的,日本不断扩大侵略,蒋若再不抵抗,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将全面流失,地方将以“抗日”而起,取南京国民政府而代之。1936年“两广事变”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1936年7月,蒋发表讲话:“假如有人强迫我们签订承认伪国家等损害领土主权的时候,就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后牺牲的时候”。是抗战使中国形成了新的统一,1937-1938年举国一致共赴国难,蒋也因抗日而获得了各党派和全国各阶层民众的支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戴敦峰
编辑:
石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