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思考者
《改革开放亲历记》,不但是胡平本人亲身经历的“信史”,同时也是他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为背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思考,探索未来发展轨迹的“心史”。
在书中,他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思想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论述。胡平指出,中国历史上出现邓小平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不是偶然的。青年时期的邓小平留学法国,“看到了世界的变化”,“亲身体验过西方的生活”,“看到过西方经济发达的景象”,这是产生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因素。胡平强调:尽管似乎邓小平对自己的理论“没有系统的论述”,但是他“看到了中国的格局”,“指出了一条发展的道路”,这是最重要的。而且邓小平的论断非常到位,非常坚定。为了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展中国,他始终主张“不争论”,扎扎实实地搞建设、促发展。这是邓小平理论与众不同的独特品格。
历史已经证明,开放不是亡国而是强国;那么,开放会不会亡党?胡平认为,这个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努力加以解决,经受历史的考验。因此,党要不断总结执政经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首先要解决民主问题,根据本国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政治制度,加强党内民主,推进基层民主,正确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其次,要解决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问题,进而解决全民族精神支柱的问题。
作为当代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首倡者和商业文化理论的奠基人,胡平对文化、中国文化和商业文化都有其独到的见解:文化是可以传播开来并传承到下一代的人类优秀创造物,是一种蕴蓄着传播力、影响力、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生命形态。中国文化的发端是多源的,是多民族文化的组合,是多流派的;中国文化的这种丰富性与统一性,反映了它兼容、开放和富于适应性的内在特征。我们不能在追求国际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把原有的一些好东西都破坏了,只知“钱”,不知“道”,只知道金钱是万能的,而不懂得道德、道理。要把“八荣八耻”变成社会舆论,使之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书中还提到:世界不同文化的融合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是多种文化竞争的必然趋势。因此,要认真研究,如何补上世界海洋文化这一课,使中国传统文化、本土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所认识、所接受,用善意的和平方式与世界各国竞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提前研究,制定对策,抵御外来强势文化的入侵,消除其负面影响,维护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
这些立足于改革开放基础之上的思索,确实振聋发聩,使人警醒。
个性鲜明的言说者
作为原来的“封疆大吏”和共和国政府部门的主管,胡平不但有着一切共产党人所共有的原则性,而且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历史的结论。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性和发展态势,他的判断是:“苦海有边,回头无岸”。市场经济汪洋大海的“边”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再想回到计划经济的旧“岸”,则已然是无路可走了。无独有偶,另一位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田纪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新华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一书中也写到:早在1985年,就有人提议,反对改革开放的人不妨也办一个“左派经济特区”,与深圳这些现在的特区比赛一下,用实践的结果来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见该书第425页)。当然,历史已经为“比赛”做出了结论。
胡平指出,“这种开放的信心,归根结底来自我们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他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三条原则:第一是公有制,第二是效益,第三是服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已经走上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前台,开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按照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则,“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卖劳动力”。他以欧盟的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计划为例,指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要成为标准制定者”,这是企业发展到顶端的标志;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要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
他认为,对外开放的核心是市场化;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要创造一种环境,保持起点的公平。市场化不等于自由化,因此,政府要有一套引导宏观经济的规则和法制,推动公共服务、公共财政、公共空间、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健康发展。
对文化,胡平一直情有独钟。他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指出在许多时候,“软实力”强于“硬实力”,因此,“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他看来,“软实力”是很广泛的,包括文化、外交、社会责任、科学技术、专利发明、人的素质等方面,具有一种不可估量的作用。
读史明鉴。从胡平这些改革开放亲历者的实践与思考中,不但可以告诉我们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事,而且可以预示我们将来还会发生些什么事。
历史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作者为北京市西城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戴时焱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