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政要译名:柬埔寨首相洪森曾更名“云升”
2009年11月20日 13:39国际先驱导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互联网带来的难题

“我们的工作就是和各种各样的专有名词打交道。”陈有明笑着说。但恰是这份看似相当枯燥而繁杂的工作,却要求具有极其严谨的作风、负责的态度、宽广的知识面和超出常人的耐心。

2008年,译名室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两个星期内,当时译名室的七人小组要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36000位外国人翻译正确的中文名字。他们中包括外国首脑、政府官员、行政人员、运动员、国外志愿者、记者,甚至连马匹的名字也需要翻译。

两百多个国家人员的名字,语言又是各不相同,译员们经常碰见土著语甚至光怪陆离的民族语言。比如柬埔寨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并且贵族有姓而平民无姓,老挝则相反;前也门国王正式用名有11段,真正的名字是第七段的“艾哈迈德”。

长期从事这项工作,李振洁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在她看来,外国名字除了根据音标、字形和字音多方面的配合,还需要译者自己的语感。

“翻译人名本身就不一定要死抠规则,遇到特殊情况未尝不能根据大众的喜好来选择译名。”她表示,比如NBA著名篮球运动员英文名为Kobe Bryant(外界翻译为科比·布莱恩特),虽然根据规则应该翻为科贝,但是这和公众已经认定的不一致,最后也没有修改。

与这些艰巨的翻译任务相比,让译员们更头疼的则是外界常常“望文生音”。译名室原负责人李纯曾举过最典型的“拉丹和拉登译名之争”和“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被错翻”两个典型例子,“拉登是媒体根据英语发音译的,但拉丹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阿拉伯语系里根本没有登这个音节,所以只能译成拉丹。从这点可以看出民间望英文而音译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绍罗什错译成索罗斯也是同样的原因。因为他是匈牙利人,按照标准应该翻成绍罗什。”

这些被译员们戏称为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弊端”。译名室的“权威性”在信息如此畅通的年代开始“打折扣”,许多不严谨的翻译流传到网上很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们秉承宽容的态度,但也希望能立一个‘规矩’,能促进译名的长期稳定。”受访的译员们纷纷表示。

“一词之立,旬月踌躇”,如何更好实现译名统一是他们如今深思的问题。

政要译名两岸三地大不同

第44任美国总统

英文:Barack Hussein Obama

大陆香港译名:奥巴马

台湾译名:欧巴马

第43任美国总统

英文:George Bush

大陆译名:布什

台湾译名:布希

香港译名:布殊

Guevara   奥巴马   绍罗什   中国   美国   译名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漆菲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