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受阅飞行员有多少国民党空军(图)
2009年03月30日 10:04书摘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机会很快来了。

1946年6月中旬,蒋介石下令第8大队将驻昆明美军移交的无线电器材限6月23日前空运成都。刘善本参加了这次飞行,他决心利用这次机会,用实际行动宣布:反对打内战!

刘善本知道,飞向延安,途中必然会经历千难万险;刘善本还知道,飞向延安后,留在国统区的妻儿老小将面对怎样的困难,甚至生命危险……所有这些,都没能动摇刘善本飞向延安的决心和“反对内战”的信念。

6月22日,刘善本带着4名机组成员,驾驶第530号B—24型轰炸机从上海飞到昆明,按计划24日从昆明运送无线电器材到成都。尽管有7架飞机同行,但并未统一编队,一路上“各飞各的”。

这是个绝好机会!

24日早晨,昆明,阴天。

刘善本决定在飞往成都的途中驾机起义。他借熟悉成都航线气候条件的机会,了解了陕西、山西、绥远一带的天气情况,没想到这条航线上正下着大雨,气候恶劣,只好作罢。他见别的飞机已经起飞了,也就跟着起飞到了成都。

26日,刘善本驾驶的B—24型轰炸机准备从成都返昆明。他判断,西北的坏天气已经过去了,起飞后如无意外即可实现他的愿望。机不可失,不能再犹豫了!

这天早晨,飞机按时起飞。飞机上共有11人,驾驶舱里除机长刘善本外,还有副驾驶张受益,空勤机械师唐世耀,通信师唐玉文和领航员李彭秀,后舱里还坐着国民党空军通信学校搭机的6个人。

B—24型轰炸机的前后舱隔离,机组人员与搭乘飞机的6人相互不认识。刘善本充分利用了这两点,在飞机上机智巧妙地发动了起义。

刘善本首先来到后舱,稳住搭乘飞机的6个人,告诉他们:“前面机组的人为了反对内战,要飞到延安去。到了延安,你们走留自便。”返回驾驶舱后,他即锁上舱门,故做惊恐的样子低声说:“糟了!后面全是共产党,他们拿着手枪、手榴弹,威胁我一定要把他们送到延安。否则,就和我们同归于尽!”顿时,机舱里乱了起来。刘善本趁机控制住了局面,说服机组人员改变航向,北上延安。

没有气象报告,没有地面引导,刘善本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驾驶飞机穿过西北上空,越过秦岭,战胜了恶劣的气候,顺利降落在延安机场。

“我叫油江,是延安场站的站长。热烈欢迎你起义……”油江第一个走上前去,握住了刘善本激动的双手。

6月29日晚,延安军民召开欢迎刘善本机组驾机起义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接见了刘善本机组的全体人员。

刘善本激动地握住毛泽东的手说:“毛主席,我终于到你这边来了!”

毛泽东对刘善本驾机起义到延安给予高度评价,还风趣地作了一首打油诗:“刘善本,性本善,驾着飞机反内战。”

朱德在欢迎的致词中指出:“刘善本上尉退出内战的义举,标志着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独立运动高潮的到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