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的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当首批抗日义勇军官兵到来的时候,一场推翻新疆最高统治者的政变已经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因为担心马仲英部攻城而关闭了两个多月的迪化城门依然紧锁如旧;但抗日义勇军到来的喜讯一夜之间就打破了这种人为的封闭,迪化人民纷纷走出城门欢迎抗日官兵的到来;10多个较大的商号都组织员工,拉着一车车大米;面粉;清油和牛羊肉犒劳官兵;迪化市仅有的两个剧社,均组织演员到官兵们驻地进行慰问演出;20多所中小学校的师生自发来到部队营地和官兵们进行各种联欢活动;一些有影响的各族;各界领袖也都纷至沓来看望和慰问官兵;面对人民群众持续升温的“欢迎热”和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时任新疆省政府主席兼督办的金树仁,被迫开放城门,允许抗日官兵进入市区购买生活必需品;几乎一夜之间,迪化市区的所有商店;饭馆;澡堂;车站;剧院全都打出了“七折优惠义勇军”“欢迎抗日官兵”的鲜红标语;一些老板为东北籍的饭馆;澡堂;理发店还对抗日官兵提供免费服务;新疆各族人民的火热激情使一度心灰意冷的义勇军官兵,迅速燃起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他们中的部分人甚至动摇了重回东北的意念;
89岁的谷梦林老人,60多年后回忆起当年抗日官兵的心境时,感慨良多:“任何时候,人民都是最善良的,但许多情况下人民又是无能为力的;当时义勇军未能重返关内,客观上有蒋介石‘就地安置’的指令;主观上当时的义勇军官兵中,除少数高级将领仍有这种强烈愿望外,绝大部分官兵已经被新疆各族人民的热情所融化,他们虽然嘴上不讲,心里还是不愿再过长途跋涉的生活了,从死亡线上归来的他们,已经失去了战斗的锐气与锋芒,这就注定了后来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事实上对于刘斌;郑润成这样一些高级将领,只要他们坚持的话,蒋介石也不会不让他们返回,加之后来张学良移师西北后,重回内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只是他们当时也被新疆人民的热情所感动,部分人存有在新疆建功立业的愿望;”
历史的事实也佐证了谷梦林老人的结论:后来费尽周折返回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官兵中,又有2000多人先后返回了新疆,占返回东北的义勇军总数的85%以上;新疆各族人民不断高涨的热情,也把广大义勇军官兵推向了社会的最前沿;心潮澎湃的他们踊跃走上街头,积极宣传抗日,揭露日本侵略军强占我东北大好河山的种种暴行;1933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迪化主要街道上,每天都有数十个由义勇军官兵和青年学生组成的“抗日宣传队”;不少演讲的官兵和学生被人群抛起,每一次演讲结束时总有人送来点心;手抓羊肉和茶水;迪化最大的辕门广场(今天的人民广场),每天都是人潮涌动的海洋,官兵们每天都在这里给群众讲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讲述东北义勇军抗日的事迹,为大家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东北好男儿》等抗日歌曲,一向凄凉;冷落的边城迪化响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东北河山”的口号;
在伊犁,当地的锡伯族群众像迎接“圣皇”到来那样,长跪在霍尔果斯到伊宁的道路两旁,以这种特有的最高礼仪欢迎假道而来的家乡亲人;这些锡伯族群众的先辈都是170年前(1764年)西北边防“吃紧”的时候,受乾隆皇帝派遣,从东北来到这里守边的;乾隆答应他们的先祖:70年后接回他们到“盛京”(沈阳)居住;然而,当岁月的年轮一天天驶过的时候,当他们已经在祖国最西部的伊犁边塞建立起了自己新的家园并繁衍生息的时候,他们已经完全被戍边的生活所融化,东北故乡对于他们只是一种遥远的记忆,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新疆人;
此时此刻,能够在遥远的西北边疆欢迎东北故乡的亲人,他们怎么能不激动呢?!不少锡伯族群众泪流满面,用那些只有他们自己才听得懂的话语嘀咕:“英雄”;“亲人”;“好汉”;“抗日”;世代生活在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群众抬着100多个早已做好的烤全羊和一桶桶上乘的酸奶,热情款待这些饱受苦难的汉族同胞,非要尽到地主之谊;一些蒙古族群众则赶着数十只慰劳的牛羊前来欢迎;所有的汉族人家都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他们或者端着,或者提着,或者有秩序地摆放着;不少妇女儿童拿着崭新的毛巾,端着盛满热水的脸盆,不时地喊着;叫着;闹着;当时的伊犁地区政府为了表达对抗日官兵的敬意,宣布全地区不分城乡一律放假3天,这就使得欢迎的人群格外壮观;许多地方和路段,官兵们常常是在人群中相拥而过的,有时不到几百米的路段就要滞留一两个小时;然而,就是在这热烈宏大的欢迎氛围中,也出现了另类不和谐的景象:欢迎的人群中,有许多大个子;高鼻梁;蓝眼睛的俄罗斯人失声痛哭;他们大都是苏联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因为站错了队伍,在被他们自己的同胞--“苏联红军”打败后而逃到中国的;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中国政府和人民收留了他们,并且在好多方面给予了他们较之普通中国人更良好的生存条件;考虑到他们人生地疏的情况,中国政府甚至破天荒地允许他们保留了自己的武装(称之为“归化军”),这在现代世界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进入中国后干了许多与其“难民”身份不相符合的事情,有些甚至参与了分裂新疆;分裂中国的叛乱活动,但中国政府和人民还是容忍了他们,没有为难他们,也没有驱逐他们,这同抗日义勇军进入苏联后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中的不少人何尝不想回到自己祖国,何尝不想与自己的亲人团聚,但他们的这种愿望在一次次的努力后都失败了,他们不得不面对“梦回故国”的严酷现实;战争总有胜负,作为战争的普通参与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人们应该以更加宽容;包容的心态看待他们;对待他们;对此,当时的中国政府做到了,世代生活在伊犁地区的善良的中国人民做到了;
此刻,看到衣衫褴褛,身体虚弱的义勇军官兵从他们熟悉的方向走过来,看到如此盛大;热烈的欢迎场面,他们处于一种难以言状的;复杂痛苦的心理折磨之中,触景生情,他们能不伤心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张百顺
编辑:
刘嵩
|